且說燕人盧生得到始皇帝的賞賜之後,帶了一幹人入海四處尋找神山,眼見所帶糧食都吃完了也沒見到神山的影子,不得已駕船返航。
回來之後,他聽說郡守一直在等自己,知道這件事沒有個交待是混不過去了。於是遣散了隨從,孤身一人來到代郡,說已經見過仙人,郡守不敢怠慢,迅速派人將其護送到鹹陽。
始皇帝聽聞盧生來到鹹陽,趕緊停止批閱奏折,將他招入書房,問道:“先生可曾找到仙人了?”
“我在海上行駛了十多天,終於找到神山,神山上的仙人識得我,便讓我單獨登上神山,其他人都隻能在遠處看著。”
“仙人可曾給說過什麼?”
“仙人這次什麼都沒說,隻交給我一個卷軸,便讓一個鯉魚幻化的童子將我送下神山,分別時童子囑托我一定要將卷軸交給陛下。”
始皇帝聽聞仙人願意與自己交流,又驚又喜,問道:“是何卷軸?速取來觀瞻。”
於是盧生將準備好的黃邊黑底卷軸交給始皇帝,始皇帝因多次遇刺,不敢接手,乃命太監將其展開,隻見上麵寫著四個字:“滅秦者胡”。
始皇帝大驚,道:“朕這幾年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攻擊胡人,奪回河南之地,想不到他們竟然膽大包天,要滅我大秦!是可忍孰不可忍!”
盧生道:“仙人是在提醒陛下,胡人是我大秦心腹之患,不除之則有亡國之憂。”盧生一直生活在燕地,知道在與匈奴接壤的地區,時常受到匈奴騎兵的劫掠,北地之民每每不得安寧,因此盧生寫下此話,希望始皇帝出擊匈奴,不再糾纏自己。
始皇帝道:“此次巡遊北地,見邊防已經大為改善,看來是時候出擊匈奴了,不除之,朕心難安啊!”
於是始皇帝決定先發製人,北逐匈奴。他下詔命蒙恬回鹹陽,商量攻擊匈奴的對策。
蒙恬長期駐守長城一線,為對付匈奴,親自到各地考察,對北地的山川地形都非常了解。而且多次與匈奴騎兵交鋒,熟知匈奴騎兵的戰術,是出擊匈奴的不二人選。
始皇帝聽說蒙恬回來後非常高興,命蒙毅與蒙恬一起進宮覲見。
始皇帝道:“我大秦多年來能夠平安無事,多虧了你們兄弟!蒙毅為內史,朕出巡不在鹹陽,都靠你在鹹陽調度;蒙恬為將軍,長期駐守北地,使我大秦腹地不受匈奴之禍,勞苦功高啊!”
蒙恬道:“陛下謬讚了!能為陛下分憂是我兄弟的福氣!說到防備匈奴,臣以為如今雖然依靠長城阻止了匈奴騎兵的騷擾,但是單純靠防守依然被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始皇帝道:“此番招卿回來就是要商量此事!朕已經決定北伐匈奴,卿以為如何?”
蒙恬道:“陛下聖明!匈奴人彪悍異常,實為我心腹大患。他們兒童即能騎羊,拉弓射擊鳥和鼠,稍微長大就能射擊狐兔,用作食物。成年男子都能拉開弓,全都披掛鎧甲,騎著戰馬。匈奴的風俗,平常無戰事時,則隨意遊牧,以射獵飛禽走獸為職業;形勢緊急時,則人人練習攻戰本領,以便侵襲掠奪,這是他們的天性。不除之,大秦不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