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玄清洞。
一白衣少年手提一籃子,一路奔跑,滿頭大汗
“師傅師傅,草藥弟子已經摘采完畢,可以去練功了吧?”
一白發老者出洞,距離少年本百步遠的距離,三兩個呼吸間就悠然踏來。
“癡兒,一天天隻知練功,縱使有當一日無敵於天下,又有何用?三兩百年後不過一抔黃土。我且問你,這銀葉草,我讓你每日采多少?”
“師傅讓徒兒每日挖來半斤,師傅請看,一兩不少”。
隻見老者勃然大怒,白淨的麵皮漲的通紅,兩縷白須氣的亂顫,大聲喝罵道
“你這孽徒,為師雖然百歲有餘,卻不是老眼昏花,胡亂挖些野菜,也敢蒙騙我,今日給我挖一斤,挖不到別想練功”。
少年聽後也是不快,說道:“師傅在上,弟子本不該如此無禮,但心中有一言不吐不快。弟子出生不久就喪父,母親改嫁,扔下徒兒,隻靠街頭乞討為生,三年前蒙師傅收留,帶上這玄清洞,徒兒感激不盡,大恩永生難忘。徒兒在都市中乞討,見到形形色色人,本以為此生便如此黯然度過。直到那一日碰到師傅,才知道這世上竟有仙人,飛天遁地不是傳說。師傅又不嫌我愚鈍,願意收我為徒,可上山這幾年,師傅隻是教了我些拳腳功夫和呼吸吐納之法,至於真正的凝練真氣功夫師傅一概不傳授,這幾月我想練拳腳功夫您都百般阻撓,這究竟為何”?
老者一聲長歎道“唉,既然你問,我便說與你聽,在地球上,修仙者分為先天初期,先天中期,先天後期,每一階段有三層,共九層。你也覺得太少了,是吧?這邊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真氣稀薄,這還是為師使用陣法將將我們這一地與外界隔開,這才好了許多,你若去外界,真氣近乎為零,便是修煉百年也難有寸進。三年前我外出辦事,偶然看到你,覺得你根骨極佳,這才將你接引上山。在山上這三年,你一言一行我都在觀察,我發現你根骨雖佳,但性子跳脫,不拘泥禮法,這本算不得什麼,修道之人,不管是修仙還是修魔,隻要保持一顆純粹的道心,都能有所成就。可如今不比上古,這陣法之外的生活多姿多彩,可卻沒有真氣,修道是修不得的。你若是肯學我這一脈修仙之法,我便要你終生不得下山,你可能做到”?
“這這這,這怎麼可以?我修仙,本意便是想修得無上仙術,無憂無慮,不受束縛,暢遊宇內啊”。
“暢遊宇內?傻孩子,為師先天後期第一重,也隻是平地一躍三五丈。暢遊宇內,移山填海的是上古大能,到了如今,真氣稀薄如斯,根本不可能做到。好了,你自己抉擇吧,我師父乾清道人當初也曾讓我抉擇,我選擇了留在山上,如今已是過去了一百多年。想來當初我若是選擇山下的花花世界,又會是什麼結果呢?若是再給我一次機會也許我會下山吧。人之一生,每一次抉擇都會對以後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凡事三思後行,不要讓自己後悔啊。我便給你三日時間,三日後給我答複,你是我百多年來唯一弟子,我一生無子嗣,雖然隻有三年時間,我卻視你為我的孩子,你無論如何選擇,我都不怪你”。
“師傅”?
“去吧去吧,多說無益,你自己考慮吧”。
說罷,玄清真人閉眼席地打坐,任憑少年如何呼喚,也不睜眼來看了。
少年心想:
“我百般呼喊,奈何師傅不應”?隻得怏怏而去。
少年來到自己洞府盤腿坐下,靜靜思慮。
“三年來,師傅待我如何,我心裏清楚,供我吃穿,教我認字,傳我武藝。沒有師傅,我現在肯定還是街邊的乞丐。可是留下修仙,縱使修為再高,卻出不得這一山,每日與山間野獸玩耍,這又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