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先生,請問您讓學生不斷挑戰這些有名的廚師,是有什麼目的嗎?”
“謝飛先生,您今年才二十幾歲,難道這麼快就開始著手培養下一代了嗎?還是說這些舉動僅僅為了證明您禦龍堂第三十名的實力?”
四五個記者嘰嘰喳喳,實力幾乎可以跟兩千隻鴨子相媲美,好在這些記者都是美食欄目的記者,對於禦龍堂等等都有些了解,所以不至於問出來一些無腦的問題。
謝飛盡量保持耐心的將這些問題一一解答,不過並沒有解釋讓周子民挑戰這些廚師的原因,而且說是挑戰,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在照顧店家的臉麵而已,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踢館賽,等這些記者回去發稿的時候,這些比賽也會被說成踢館賽。
當然,就算不是踢館,也會被寫成踢館,不然怎麼能叫雜誌呢。
於是,烤鴨比賽就在這一群記者的見證下開始,比賽方式十分簡單,周子民和京福樓的代表廚師,每人製作兩道烤鴨菜,一天的時間,誰賣出去的菜更多,誰就是勝利者。出於對謝飛的尊重,京福樓讓周子民先挑他選擇的兩道菜,於是周子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他最擅長,也是謝飛對他評分最高的兩道烤鴨菜。
第一輪是到家東北菜,第二輪是傑克美式西餐,第三輪是京福樓烤鴨,第四輪是蜀家川菜館,第五輪是海鮮大咖菜館,第六輪……
一個多禮拜,整整十天的時間,謝飛帶著周子民挑戰了首都中比較出名,卻又並不是大店的各類菜係門店,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勝利,每一次,周子民都會讓謝飛刮目相看,這小子的確就是一塊海綿,隻要願意擠,總會擠出來驚喜。
原以為他會在到家東北菜打工一個禮拜,卻沒想到他不僅沒在到家東北菜倒下,甚至就連京福樓都沒有難倒他,而這十家店中最難得就要數京福樓和海鮮大咖,但是這兩家店都輸得心服口服。
京福樓的事跡跟到家東北菜差不多,不過在京福樓,周子民卻是靠著自己的手藝,真正的打敗了京福樓的大廚。而在海鮮大咖,周子民同樣用他驕人的實力,以及他從小就接觸海鮮的優勢,製作出了非常具有南方口味的美味海鮮,美味程度不輸海鮮大咖的大廚。首都並不靠海,所有海鮮幾乎都是靠著遠途運輸或者本地養殖,不論是遠途運輸還是本地養殖,在鮮味上相比剛從海裏撈出來的海鮮都大打了折扣,而周子民製作出來的海鮮,卻十分獨特的點出了這些缺乏的鮮味,贏得了顧客的廣泛讚譽。
隨著一次次挑戰的勝利,從第二次傑克西餐廳開始,周子民和謝飛的行程就被媒體所知曉,所以往後的挑戰,幾乎都有媒體在場記錄甚至是直播,而且每次都要比上一次的記者更多,到了第十輪踢館賽挑戰一家烤肉館的時候,謝飛和周子民得到的待遇幾乎可以跟娛樂圈的大明星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