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走進“最美鄉村”(1 / 2)

說來也算有緣。區老年活動中心舉辦了一期攝影學習班後,還要組織學員去世界最美鄉村——婺源實習采風。以前在單位時忙,我沒時間去。現如今退居二線了,成了閑人一個。無官一身輕,萬歲老百姓!這不,我說走就走。

事後,我還真慶幸有這麼一次機會,不僅使自己增加了一門愛好,更讓我有幸結交了一位參加這次采風的六十多歲的老人。老人姓肖,名坤台,是江西客車廠的退休工人。

婺源是畫裏之鄉,一年四季均有看點。春天拜訪婺源,自然是為了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我們首先來到婺源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月亮灣”。光聽名字就已經讓人陶醉了。在月亮灣,當地村民弄了兩條船,一條是竹筏,一條是烏篷船,每條船上各有一把傘,一把是大紅,一把是大綠,還配有鬥笠、蓑衣,供攝影愛好者拍照。

有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描寫的就是婺源“李坑”的美景。現在正是油菜花開的旺季,我們來到婺源,這裏已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車鳴人叫,擁擠不堪,連個車位都難以找到。

李坑風景如畫,美不勝收。一眼望去,盡是“藍天白雲油菜花,小橋流水好人家”。

江嶺是一座大山,有道路盤旋而上。“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無論是山腳、山腰、山頂,景色都是一級棒,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你看那層層的梯田,金燦燦的油菜花,青青的草地,粉牆黛瓦的民居,近處的綠樹,遠處的青山,不須描繪,卻都是一幅幅動人的田園詩畫。

春到婺源,風情萬卷。微風襲來,雲霧繚繞,山色空蒙,變幻莫測,這兒的每一分鍾甚至每一秒鍾都絕不相同,出神入化,美輪美奐。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來之筆,點石成金。看得人流連忘返,驚歎不已。

采風期間,肖師傅聽說我是一位新手,便主動和我親近起來,並不厭其煩地向我傳授攝影知識。講完攝影A、B、C後,再傳授諸如為什麼這種畫麵好,那個角度新等“秘訣”。

哦,原來攝影還有這麼多學問。漸漸地我聽得入神入迷了,興趣也就跟著來了。

正當我興致勃勃地玩相機時,肖師傅卻把照相機放下,拿起彩筆畫上了。不一會兒,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便完成了……

老肖,看不出,你還有繪畫的愛好?我問。

提起我的愛好,不瞞你說,還真夠多的。你看,他邊說邊打開身旁的手提包給我看:這些都是首日封,我出遊婺源的第三個收獲。

哦,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首日封是什麼意思?

於是肖師傅又用他那奇妙而又獨特的語言把我帶入了一個新的“大陸”。

幾天後,我們去欣賞思口鄉延村明清古建築群時,肖師傅的眼睛一下子就盯住了白牆下的一堆樹根。但見他左看右看,愛不釋手,邊看還邊連聲讚道:好根、好根!這幾棵樹根可是根雕的好材料呀!

你還會根雕?我不禁驚訝起來。

怎麼,不信?肖師傅笑得活像三歲孩童:回去後我請你到我家做客,看看我製作的根雕裝飾品。

麵對這位老人,我茫然了:是呀,他好像對什麼都感興趣。他哪來這麼多精力?這些愛好之間又有什麼內在的聯係?……帶著這些疑問,我請教了肖師傅。這位樂天派的理論,真是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