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朱維之《基督教與文學》,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38.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修訂版。
39.馬佳《十字架下的徘徊》,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40.楊劍龍《曠野的呼聲:中國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41.宋劍華《基督精神與曹禺戲劇》,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42.王本朝《20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任光宣《俄羅斯文學與宗教》,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1995年。
44.李曉衛、楊馬勝《歐美文學與宗教關係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年。
45.《聖經》:《舊約全書》與《新約全書》。
46.柏拉圖《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47.亞裏士多德《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48.奧古斯丁《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49.康德《判斷力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50.席勒《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51.維柯《新科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52.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53.歌德《浮士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
54.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55.叔本華《做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56.尼采《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57.尼采《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58.尼采《快樂的科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6年。
59.尼采《論道德的譜係》、《善惡之彼岸》、《曙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
60.羅素《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61.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62.海塞、曼、紀德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63.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64.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65.羅素《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66.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
67.鈴木大拙《禪與藝術》,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68.謝和耐《中國和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英文書目
69.English Literatureand British Philosophy:ACollectionof Es says,byS.P.Rosenbaum,Chicago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1.
70.Maskand Tragedy:Yeatsand Nietzsche,by F.N.Oppel,Char 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ofVirginia,1987.71.PhilosophyofLiterature,EditedbyA.P.Griffiths,Cambridge,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