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卦象(1 / 2)

此時那道士已為休縈排開了卦陣,置在一張銅盤上。

蘭薰望了眼,霎時倒吸一口氣,停下腳步。

“怎麼?”楚燃竹問。

但聽蘭薰不敢置信道:“死卦。”

楚燃竹微驚。

蘭薰又道:“是死卦沒錯,但又並非福薄。這等叵測的奇象我還從未見過。”

兩人趕緊湊到道士身旁。

這道士沉然對著卦象,若有所思,須臾後才說:“姑娘這卦陣,撲朔迷離。雖無生門,卻死不足而生有餘,處處偶得奇運。”

這套說法與蘭薰的並不一致,蘭薰極度詫然。

道士看向休縈,語重心長道:“請聽貧道一言——無懼無畏,情如江濤,方能否極泰來,死局逢生。”

“無懼無畏,情如江濤……”休縈默默念著,此一刻仿佛眼前的陰霾淡去許多,讓她漸漸能看到自己該走的道路。

同時蘭薰手托下巴,背過身去,低聲道:“奇怪,此卦明明必死無疑,那道士為什麼說不乏生機……”

愈加的不解,蘭薰想問個明白,誰料一轉眼,卻見人來人往中,那個打著招牌的顯眼道士,已然不見半分蹤影。

卻道現在剛過了七夕沒十日,這新野縣又在籌備下一輪的節日祭祀。

街道上不時有祭司們奔走,往來的方向是縣東頭。

三人步到縣東,這裏立著一座地方廟堂,縣民們都滿懷著虔誠與期待,進進出出的。

“明日全縣大祀農神和蠶神,咱們可要準備最豐盛的祭品,這樣來年必能五穀豐登,桑蠶大吉!”縣民是如是交流的。

蘭薰道:“農神確有其人,名為後稷。可那蠶桑之神,本是軒轅時代的神祗,卻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便銷聲匿跡了。導致民間許多處不再祀她,而改祀黃帝之妻嫘祖。”

楚燃竹道:“青冥穀的藏書,有記載蠶神的來曆。”

蘭薰也算是博古通今,自然是知道的,因此隻有休縈好奇的問:“楚燃竹你給我講一講,那蠶神怎麼來的?”

楚燃竹便說給了休縈。

——傳說軒轅時代,一個名為“有虞氏”的部落中,一名男子遠征,家裏唯有一女,因思父心切,就對家中的白馬戲言:“馬兒啊,你若能把我的父親帶回來,我就嫁給你。”

白馬當即飛馳而去,奔赴沙場,帶回女之父。

但少女並未兌現諾言,白馬日漸焦躁,對女嘶鳴。

父親發現異狀,逼問下得知真情,便道:“勿要聲張。”並用箭親自把馬射死,並剝了它的皮晾曬在院中。

某日父親不在家,女兒與鄰家女嬉戲院中,女兒踢著馬皮罵道:“你是畜生,還妄想娶人類女子為妻?”

忽然,馬皮躍起,卷起少女就飛走了。

鄰女趕緊叫來女之父,父親尋去已不見蹤影,直到幾日之後,才發現女兒已同馬皮合化為一隻蠶,正在樹上吐絲作繭。

——此樹就叫桑,桑者,“喪”也。

(取材於《搜神記?女化蠶》及《中華古今注》卷下)

聽了這故事,休縈不禁道:“這姑娘雖然可憐,但也可恨,既然不可能嫁給一匹馬,幹嘛還要騙它,那後續怎樣?”

蘭薰道:“她化蠶後,思念其父,孝感上蒼,被天帝封為蠶神,民間多稱‘蠶女’或‘馬頭娘’。據說她還曾騎著白馬回到家中,勸父親勿悲。”

“說了這麼多,卻不知道那蠶神長的什麼樣子。”休縈做主道:“進去看看!”

她儼然被那道士勸得開朗了不少,也願意重拾好奇心了。

三人踏入廟中。

兩具塑像熠熠生輝,栩栩如生。

左側的農神後稷和藹可親,而右邊的蠶神……

楚燃竹霎時倒吸一口氣,不由自主喊出兩個字。

——“虞箏……!”

所有前來參拜的人們都向楚燃竹投來莫名其妙的目光,再加上左右兩側的蘭薰和休縈,令他成了整座廟堂的中心。

楚燃竹凝視著蠶女的尊容,驚訝的搖頭,喃喃著:“虞姑娘,在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休縈疑道:“你在說什麼啊?”

但見楚燃竹踏前幾步,跪在蠶神像前,鄭重其事抱拳道:“在下楚燃竹,在此答謝蠶女大人點化之恩!”

眾人都鴉雀無聲的盯著他,沒人明白這內中因由。

於是在出了神廟後,蘭薰將楚燃竹拽到身邊,逼問怎麼回事。

楚燃竹據實以告:“我曾瞞了你私赴岐山,偶遇蠶女大人,她姓虞名箏,對大道頗為參悟。與她一番談話,我受益良多。”

蘭薰不悅道:“你是去調查我的底細嗎?”

“請恕罪。”楚燃竹雖如是說,可語氣一點不像有罪的。

蘭薰也無話可說,反正她的真麵目也已讓楚燃竹知道了……

兩人正談著,卻發現休縈一個人朝一處室外香爐走去,一步一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