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哽咽著道:“妾想牛郎織女,雖則一年一見,卻是地久天長。隻恐陛下與妾的恩情,不能夠似他們長遠!”
玄宗自己也惘然,但仍安慰道:“妃子說哪裏話?不信你去問問雙星,朝朝暮暮,怎似我與卿的恩愛親嗬!”
玉環沉吟片刻,道:“臣妾受恩深重,今夜有句話兒……”說到這裏,又自咽住。
玄宗見今夕她憂心忡忡,剛才說話又吞下,好不奇怪,便道:“妃子有話,但說不妨。”
玉環變飲泣為嗚咽,哭著對玄宗道:“妾蒙陛下寵眷,六宮無比。隻怕日久恩疏,不免白頭之歎!”說到此,她扶住玄宗的手腕,將頭埋在他懷中,泣道,“論恩情,若得一個長久時,妾死也應得;若得一個到頭時,縱死也瞑目了!”
玄宗也被她感染,鼻子酸酸的,眼眶濕潤了,舉袖為玉環拭淚,並道:“妃子,休要傷感!朕與你的恩情,怎是等閑可比!”說到此,他抓住玉環的手,放在胸前,道,“我倆做酥兒拌蜜膠粘定,再不離開須臾!”
玉環揚起眉,看著玄宗的眼睛道:“既蒙陛下如此情濃,趁此雙星之下,乞賜盟約,以堅終始!”
玄宗道:“朕這就和你設香盟誓去。”
一片明河,當殿橫斜。玄宗與玉環香肩斜靠,手牽著手,下階而行。此時,玉環穿的單薄的羅衣,已不能抵禦秋夜的涼氣,不禁打了一個寒顫。玄宗燃著四炷香,遞給玉環兩炷,兩人並排站定,玄宗向天一揖,拜道:“雙星在上,我李隆基與楊玉環……”玉環的聲音摻進道:“……情重恩深,願世世生生,共為夫婦,永不相離!有諭此盟,雙星鑒之。”
玄宗又一揖道:“在天願為比翼鳥。”
玉環拜道:“在地願為連理枝。”
兩人同拜合道:“天長地久有時盡,此誓綿綿無絕期。”拜罷雙星,玉環起身向玄宗複拜道:“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
玄宗扶起玉環,道:“長生殿裏你我私下定盟立誓,銀漢橋邊雙雙牛女星可以作證。”
玄宗與楊玉環相互依偎著,竟沒有一條縫兒。織女、牛郎把這一幕看在眼裏。織女說:“牛郎,你看唐天子與楊玉環香肩偎依,好不恩愛!我與你既然掌管戀愛之事,何不保護他們?”
“娘娘說得對。隻是他們二人劫難將至,免不了生離死別。如果他們以後不背盟約,我們可以為之挽合。”
“牛郎說得有理。夜色已深,我們回宮去吧。”
安祿山的叛軍一路殺來,潼關告急,一封封羽檄飛報西京。安祿山叛軍已臨潼關城下。
安祿山當上範陽節度使後私結塞上諸番,招降納叛,已屯集精兵百萬,自認大事可舉。隻因唐玄宗待他不薄,思量等他身後方才起兵。誰知楊國忠逢人便說安祿山反形大著,請皇上急加誅戮。玄宗雖沒聽,但這安祿山想:我在邊關,楊在朝內,若不早圖,終恐遭其暗算。於是他假造敕書,說奉密旨,召祿山入朝誅戮國忠,乘機打破西京,奪取唐室江山。攻下潼關後,安祿山親自披掛上馬,命令三軍趁熱打鐵以“破竹之勢”殺奔西京長安。
一葉飄落,天下皆秋。這日天淡雲閑,玄宗見禦園中秋色斑斕,桂花初綻,便與貴妃娘娘同來遊賞。
突然一陣急匆匆的腳步,楊國忠遠遠見了玄宗,便道:“陛下,不好了!安祿山起兵造反,殺過潼關,不日就到長安了!”
玄宗大驚失色:“守關將士何在?”
“守將兵敗,已降賊了!”
“啊!這……這……這如何是好?”又對楊國忠道,“卿有何策,可退賊兵?”楊國忠沉吟稍頃,道:“當日臣曾再三啟奏,祿山必反,陛下不聽,今日果應臣言,事起倉猝,怎生抵敵?不若權時幸蜀,以待天下勤王。”
玄宗道:“依卿所奏,快傳旨,諸王百官,即時隨駕幸蜀便了。”
楊國忠領旨匆匆離去,玄宗又對高力士道:“快些整備軍馬,傳旨令右龍武將軍陳元禮,統領羽林軍士三千護駕前行。”高力士也領旨急忙退下。
天還未亮,一彪人馬,護送著皇輦鳳車出了長安西城門。陳元禮騎在高頭大馬上,指揮著三千羽林軍西行。行了一程,隊伍在馬嵬驛停下,高力士走近鑾輿,道:“來此已是馬嵬驛了,請萬歲爺暫駐鑾駕。”
玄宗攙扶玉環下得車來進了驛亭,三千禁衛軍此時圍住陳元禮砸開了鍋:“祿山造反,聖駕播遷,都是楊國忠弄權,激成變亂,若不斬此賊臣,我等死不護駕。”
陳元禮急忙道:“眾軍不必鼓噪,暫且安營。待我奏過聖上,自有定奪。”
此時激怒的軍士哪裏聽勸,大家齊聲喊叫:“楊國忠專權誤國,今又交通吐蕃,我等誓不與此賊俱生!”
另一個聲音又起:“要殺楊國忠的,快隨我等前去……”隻見一大群軍士,提刀拽棍,去追殺楊國忠。楊國忠拔腿便往驛亭跑,沒出十步,被一大漢趕上,一槍搠倒,又追上幾個人,將他亂刀砍死,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驛亭中的玄宗聽到外麵喊殺震天,大驚,問高力士:“外麵為何喧嚷?快宣陳元禮進來。”高力士出去片刻,與陳元禮一道來到驛亭,陳元禮叩首道:“臣陳元禮見駕。”
玄宗:“眾軍為何呐喊?”
陳元禮:“臣啟陛下,楊國忠專權召亂,又與吐蕃私通,激怒六軍,竟將楊國忠殺死了。”玄宗大驚:“竟有這等事?”
楊玉環聽罷,立即扭過頭去,悄悄痛哭起來。玄宗沉吟稍頃,道:“這也罷了,傳旨起駕。”他是怕耽誤久了,又有變故,顧不得休息,隻盼早到蜀州。
陳元禮出去,對亂糟糟的人群喊:“聖旨道來,赦汝等擅殺之罪,作速起行。”
眾軍又高呼:“國忠雖誅,貴妃尚在;不殺貴妃,誓不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