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忘情不是無情,而是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實質上也就造物的境界。
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造物之主眼裏,世間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一切又十分重要,能以公正無私之心對待萬物,便是造物之心。
“太上忘情?這是道祖李耳看家的神通法術之一啊,你的劍意竟然能模仿出三分意境來,看來你這九道劍意,來曆大為不凡。”銜燭之龍看見葉不凡太上忘情的劍意,眼神又是一亮。葉不凡的實力雖然差祂頗遠,但葉不凡的劍意,卻著實帶給了銜燭之龍很大的驚喜。
銜燭之龍,是那盤古大神陽根所化,所以性偏陽剛,最喜歡戰鬥。隻可惜到了這個時間段裏,六界之中能和銜燭之龍戰鬥的人寥寥無幾,這寥寥無幾之人的神通,銜燭之龍也盡數知曉。
也因此,銜燭之龍分外的寂寞,不知在這六界之中,自己能有何作為。祂有近乎永恒的生命,無敵六界的力量,但卻沒有救濟天下的願景,也沒有什麼物質上的欲求,祂甚至都不想變強。在這個時間段裏,銜燭之龍也就對戰鬥和新的戰鬥技巧感興趣。
因為長時間沒有令祂興奮的戰鬥,祂盤於山脊之上,逐漸化為石龍,已不知過去多少歲月。今日葉不凡的劍意,令祂大為開心,乃至祂雖然看出葉不凡的部分跟腳,卻仍十分青睞葉不凡。
葉不凡沒有說話,他在體悟著太上忘情的劍意,整個人似乎都進入了虛無縹緲之間,手中的噬心魔劍釋放著他心靈的平靜、冷漠、寬容、博愛、無私……
葉不凡的劍招開始變得越來越簡單,如果說鬥戰劍意之下,他的劍招華麗的如同萬花筒一樣炫目,那麼太上忘情之下,他的劍招就質樸的猶如一塊石頭。
葉不凡的劍招,似乎與這漆黑的不周山融合為一體,普普通通的一個直刺,仿佛引動了不周山區域磅礴的天地之力,無窮的壓力施加於銜燭之龍的幻影身上。
“太上忘情,忘情於自身,而後忘情於天地。你已經與天地取得了共鳴,每一劍之中,都帶著一縷天地的意誌,換句話說,你的劍意就是得了道。”銜燭之龍說道,“本座看來不得不動些真格的了,否則本座就要在你這裏陰溝翻船了。”
說完,厚顏無恥的銜燭之龍再次作弊,為自己的幻影注入了本體百分之五的力量。
葉不凡壓力陡增。
葉不凡的太上忘情劍意已經發揮到極致,引動的天地之力卻也無法媲美銜燭之龍百分之五的力量,畢竟此地是一萬年之前的不周山,而不是現在的九州,葉不凡所能引用的天地之力有個限度。
“第四重劍意,破法!”葉不凡收斂了太上忘情的劍意,整個人從虛無縹緲的意境中走了出來,他的噬心魔劍再次汲取他心中破法的力量。
一切規律被利用後,就是法。
而破法,實質上就是破壞規律本身。
比如人類利用空氣動力學,製造出飛機,這就是法,而破法就是破壞空氣動力規則,令飛機無法飛行。
破法的極致,甚至是改變宇宙常數,修改數學規律,比如說令一加一不再等於二。一旦修改了數學規律,一加一不再等於二,那麼建立在這套數學規律上的一切,都會遭受破壞。
葉不凡的力量,還沒到這種程度,但他的破法力量,卻在微觀世界裏給銜燭之龍的神通增加了不同的變量,銜燭之龍的諸多神通,俱已無法施展。
如果說銜燭之龍的神通像一鍋美味的粥,葉不凡的破法力量,就像給這鍋美味的粥裏加了一粒老鼠屎。
這一粒老鼠屎當然不如一鍋粥數量大,但卻破壞了這一鍋粥,讓別人再無法下口。
銜燭之龍現在就像吃了老鼠屎一般難受,祂每施展一種神通,葉不凡的破法力量就在微觀領域,給祂的神通結構增加了一個變量,令祂的神通無法施展。
銜燭之龍越來越難受,終於忍不住咆哮道:“夠了,我受夠了,我要再次增加力量,十分之一!”
這一次,銜燭之龍足足增加了十分之一的力量!
葉不凡感覺到泰山壓頂一般的威勢,他的破法力量再也影響不到銜燭之龍了。銜燭之龍現在就像一眼清泉,而葉不凡的破法力量就像一粒沙子,一粒沙子不僅無法汙穢一眼清泉,反而會被泉水衝刷走。
這本質上,還是力量碾壓一切。若葉不凡有力量,破法力量就會是沙漠,直接掩埋清泉沒商量。
“第五重劍意,眾生!”葉不凡知道破法無效後,便用出了自己的第五道劍意,也是他領悟的九道劍意中,最後的一道。誅仙四劍,他迄今無法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