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與一位頗有成就的朋友聊天,談到機遇與成功的問題時,朋友扳著手指,向我列舉成功道路上助過他一臂之力的貴人:
高中的班主任首當其衝,可以說如果當年沒有這位貴人,就沒有他的今天。
那年高考落榜,正是這位可敬可愛的班主任,步行了幾十裏山路,說服父親讓他返校補習。第二年,他終於不負眾望地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從一個農村人脫胎換骨成為城裏人。這是一次跨時代的變化,假如沒有這位班主任,他現在可能是木匠或者是泥水匠,也或者還守著那座貧瘠的山村,一步一彎腰地耕種著微薄的希望。20年的時間過去了,班主任的功績在他的心目中絲毫沒有被抹殺,這讓我也為之感動。
大學文學社社長是他事業成跨越式發展的第二階梯,他與他之間,是伯樂與千裏馬的關係。
假如沒有這位學兄意外地發掘出他的文學天賦,他會與其他人一樣,“駢死於槽櫪之間”。是社長讓他開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鉛字人生就此拉開了序幕,也正是那一頁頁的鉛華,成為他機遇逐步累加的一塊最堅硬的磐石。如果沒有這位伯樂式的學兄,他的人生軌跡將偏離成功的路線,與其他碌碌無為的同學並無兩樣。這位學兄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二個貴人,多年以來,與他的大學記憶並排珍藏在他大腦皮層最敏銳的部分。我也覺得這位社長無愧於朋友的感激。
工作單位的院長是他事業成直線上升的第三位貴人。
假如沒有這位院長的禮賢下士,他會回到生他養他的小城,選擇一份穩定而又平靜的部門,在一杯茶,一張報紙間虛度了他的青春韶華。一則人才招聘啟事,喚醒他沉寂的意識,他勇敢地選擇破釜沉舟。恰恰是這位貴人的鼎力扶持,才成就了他事業的輝煌,與仕途的騰達。院長的知遇之恩,是他一輩子感激不盡的。我同意他的看法。
然後就是一路提拔照顧他的市長,是他人生路上的第四個貴人。
初來這個陌生的城市,他是一窮二白的,全憑著他那股執著與闖勁,讓那位市長對他刮目相看,並使他從技術崗位轉行到行政崗位。他覺得無論如何報答他,都不能表達他對這位貴人的感激。我也認為這是無可厚非的。
這些貴人,如同站在十字路口的警察,關鍵時刻,指點他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而另一些人,卻仍然在迷宮裏徒勞地轉著圈。他得益於這些貴人,也無時無刻不感激著這些貴人。他應該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思量他所感激的人,無論是班主任、學兄、院長還是市長,都是對他的事業、前程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當然也值得感激,但他的親人、愛人、朋友,竟無一例外地排除在貴人之列。或許給予他生命的人,並沒有讓他感受過事業有成的喜悅,他逐漸在拚搏的疲憊中將他們淡忘;或許給予他愛情的人,也不能讓他體味財富的震撼,他無需時時將她記掛在心尖上;或許給予他友情的朋友,也不能讓他品嚐到地位的優越,或許對這樣的朋友,他甚至不屑提及。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潛意識中,都有這樣的分水嶺:可以給我們金錢、名譽、地位帶來轉機的人,才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而那些給予我們生命、親情、愛情、友情的人,是生命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陪客。
總有一趟車你追趕不上
作為上班一族,每天的必修課就是追趕公交車。為了讓時間最優化,盡可能少的將時間浪費在路途中,我總是刻意把時間安排到最後一刻,好讓自己踏上站台的最後一秒,4路公交車恰好在麵前戛然而止。這是最理想的設計,最好上車還可以有座位,那結局就更加完美了。
不過,更多的時候,是遠遠地看見公交車在站台上停靠,還沒等我趕過去,車子卻徐徐啟動了。駕駛員絲毫沒有憐香惜玉之情,全然不顧及我還穿著高跟鞋,在一車之隔處窮追猛喊。公交車頭也不回地絕塵而去,隻剩下我無奈地站在一片尷尬之中。
我開始後悔,倘若早半分鍾出發,完全是另一種結局。無數種可以改變現狀的假設在頭腦中湧現:假使我可以跑得再快半拍,假使駕駛員可以給我半秒鍾的等候,假使有更多的乘客在門前擁堵一會……但所有的設想都在現實麵前宣告破產。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明天提早半分鍾出發。
第二天,為了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我刻意提前出門。但運氣並不見好轉,4路公交車再次與我擦肩而過。原來我提早出發,後一趟公交還沒有來,前一輛才剛剛走。公交車冷漠地從我身邊駛過,沒有給我留下絲毫緩和的餘地。
終於有一天,我發現,在這世界上,總會有我趕不上的那趟車。縱使我再提前10分鍾、20分鍾,同樣有可能錯過某一趟班車。路的前方還有前方,前方是沒有止境的。
環顧周遭,熙來攘往的車輛,宛若旅途中川流不息的機遇。機遇接踵而來,恰似擁堵在站台上的公交車。每輛車都有著各自的方向,不同的車輛,為不同路線的乘客提供方便。載負著他們,駛向各自的終點。人生如路途,車輛如機遇,有了車行的速度,路途變得更加快捷便利。
站台前公交車一撥又一撥,為站台上的乘客提供大小不一的機遇,我們常常會搭錯車。不適合自己的機遇,非但不能給予我們捷徑,反而會導致我們偏離既定的方向。當公交車停駐在腳下,卻與你的方向背離時,很少有人隻為了乘車,而隨意踏上其中的一輛。但生活中,卻有很多的人,卻會因為刻意謀取所謂的機遇而輕易迷失方向。
有時候,我們剛到站台,機遇就接踵而來,我們的路途因此異常順暢。但更多的時候,機遇如同你我追趕不上的車輛:即便與她撞個滿懷,她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招手,隨時隨地為我們停泊。機遇不會招手即停,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毫無條件地在站台上守侯下一個希望。
大街上流動的車河,宛如俯拾即是的機遇。機遇雖多,屬於我的卻很少;屬於我的,我可以追趕得上的,是少之又少。人生如路,公交車恰似機遇,並不是每一次你我都可以如願以償地趕得上。
人在旅途,總有一些機遇我們會錯過。
尋找幸運草
這是一種尋常草,小區和校園的草坪上,隨處可見,我從未留意過它們身影,它們太尋常了。直到有一天,愛人移栽一束於花盆中,我好不詫異:這樣的野草,怎麼配登堂入室呢?
為了打消我的困惑,愛人向我解釋:這種三葉草學名叫苜蓿草,通常隻有三瓣葉子,長出四瓣葉子的機會率隻有十萬分之一,誰要是找到四葉的苜蓿草,就意味著誰找到了得到了幸福,並會得到上天眷顧。因此,四葉草又被稱為“幸運草”。“幸運草”之名,相傳源自拿破倫:一次,他正帶兵經過草原,發現一株四葉草,甚覺奇特,便俯身摘下。恰在他彎腰的刹那,剛好避過一枚向他射來的子彈,逃過一劫,從此他便稱四葉草為“幸運草”。倘若幸運之極,還可以找到五瓣葉子的,五葉草被喻為“可擁有統治大地的權力”。
這個美麗的傳說,引發了我對幸運草的狂熱,晚上散步的時候,總喜歡流連在草地上,期盼著能夠如願找到一片幸運草。時間久了,幸運草的概念,在我的心頭逐漸根深蒂固,我心目中是四葉草,那已經不是一片尋常草,而是喻示著幸福與機遇。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找到了一片幸運草。欣喜若狂的我,小心翼翼地將這片葉子壓製塑封為一枚書簽。那段時間,我天天沉浸在幸運草的幸福與快樂之中,還不時向身邊的朋友展示幸運草的風采。
一天下午,下班等校車的時候,我和同事阿華在校園的草地上散步,看到一叢叢長勢旺盛的三葉草,忍不住又俯身仔細找尋。阿華也在我的帶動下,也開始尋找四葉草。我們倆的埋頭苦尋,惹來很多同事好奇的目光,甚至還有人加入了我們的行列。
細雨過後,小草微微含露,折射著夕陽的碎金。這種不起眼的小草,居然有這麼美麗的外型,心型的葉片,交疊在一起。迎著陽光,還可以看到翠嫩的葉片上一層細細的絨毛,在迎風搖曳,煞是婀娜。我順著草叢,找過來,又尋過去,卻是苦尋無蹤。為了不放過每一片葉子,我用一片較大的三葉草做比對,一行一行地篩選。正在這時,阿華叫我:“你看看這是不是四葉草!”我跑過去一看,天啦,這居然是一片五葉草--代表著擁有統治大地的權利的五葉草。五葉草在同事們的手中傳遞著,他們都好象在欣賞幸福與權利一樣,認真地端詳著它,並區分著它與三葉草的不同。
我們都讚歎著,祝福阿華找到了權利和幸福。我叮囑她,把這片五葉草夾在書中定型,最好塑封保存。而她,卻隨手將這片五葉草遞給我:“給你吧,我不會塑封!”我接過來對她說:“那我把它定型塑封好再帶給你!”她笑著說:“不必了,送給你了,你是有情調的人,它對你有意義,但對我而言,隻不過是一片草而已!”
這句話連同那片五葉草,一同被我塑封珍藏起來,因為我是真正找到並領悟幸福的人。按照同事的話,我眼裏的幸福,在別人的眼裏或許隻是草芥。可我的理解卻是,別人心中的尋常事,我卻是可以當成幸福來享受的。也許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山非山,水非水,花非花,草非草”!
錯過是另一種邂逅
像我這樣生長於農村,吃過油菜秧,掐過油菜花,還在油菜地裏捉過蜜蜂蝴蝶的人,特意驅車五個小時去婺源看油菜花,是不是有點矯情?何況春色將盡,半個月前,攝影的朋友就去那裏采風了。
油菜花期通常是半月左右,倘使運氣好,還能趕上趟,一路上我暗自思忖。
車往南行,我的心一點一點地往下沉,沿途油菜花漸次稀疏,未到婺源,已是繁花凋敝,田裏隻有青綠的秸杆。從地圖上看,兩地隻有兩厘米的距離,緯度相隔不到3度,幾乎感覺不到溫差,花時怎麼就相差這麼多呢?真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倘使早來半個月,就定不會無花空折枝了。油菜花是婺源一景,缺了此景,心頭仿佛被人無端啃了一口。
外出旅行,最希望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早幾日就在網上查詢婺源周末的天氣,天公不做美,竟然是大雨。幾位沒有帶雨傘的同伴,被大雨淋成落湯雞,遊興盡消。我們雖帶了雨傘,但雨中觀景有諸多不方便,本該涉獵的,因為雨大路滑,有的風景隻得駐足遙看,行程大打折扣。
連日陰雨叨擾,去臥龍穀時,我們已十分疲憊。初入峽穀,清涼透徹,雨後山穀,寒氣直逼。沿著潺潺的溪水,向深山進發,沿途水聲轟鳴。連日雨水,上遊儲水量倍增,水勢洪大。臥龍潭上下落差很大,瀑布掛在絕壁上,宛如輕盈的白練。山綠水清,白色瀑布,豔色映山紅,藍瓦瓦的潭水,與九寨溝相差無幾。本以為連日雨水亂了雅興,誰知歪打正著,這些瀑布更豐盈盛大、有生命力了。
深澗水青,懸崖邊有成片玫紅色的野花,水滋養著,嬌豔欲滴。仿佛在伸手可及處,當你探下身子,卻發現她始終與你有一臂距離,或許美的東西都是看似切近。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導遊說“婺源”乃是“婺水”之源,而臥龍穀便是這源頭所在。婺與“務”同音,本意是美麗的意思。“婺”字從矛從文,意指女子文武雙全,這樣的女子雲集,婺源自然成了美麗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