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1)(1 / 2)

解璽璋

報載,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23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奇觀迭起,參展出版社為吸引讀者眼球,營銷手段可謂變幻莫測,花樣翻新,最有誘惑力的一幕發生在開幕當天,在書展二層最顯眼的發布大廳,小說《蛙》的新書發布會正在舉行,舞台上除了用於訪談的桌椅,還有一條延伸到觀眾席的紅地毯。燈光漸暗,時尚新潮的音樂響起,隻見兩位身著低胸白色紗裙的模特徐徐走上舞台。兩人邁著專業的時裝步,手裏捧著莫言的新書《蛙》。伴隨著音樂聲,一個頗為低沉的男聲正聲情並茂地介紹著《蛙》的故事梗概。這一新穎的形式立刻在現場贏得一片喝彩之聲。

據說,身在現場的莫言,“表情很淡定”,也很坦然,他表示:“傳統的閱讀方式正在受到電子化的擠壓,大家都在千方百計地吸引讀者的眼球,把讀者吸引過來。書模的出現是必然的趨勢,它沒有負麵的意義,人們會慢慢接受這樣的宣傳形式並成為一種習慣,我想今年的宣傳用了書模,明年的圖書宣傳形式會更加絢爛。”莫言的這番話,多少有一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的傷感。放在10年前,甚至5年前,我不相信莫言肯說這番話。可是,在當今這個娛樂為王的時代,他不僅一定要這樣說,而且,說的時候還要給人一種看上去“淡定”、“坦然”的感覺,想想也真夠難為他的。

誠然,這件事也照見了商業娛樂大潮中精英文學的尷尬處境。難以想象的是,現在要使人們注意到一本書(還甭提勸人讀了),竟要如此的煞費苦心嗎?我不懷疑出版人和作家的善良,他們不過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這本書,進而購買這本書,閱讀這本書罷了;但我懷疑它所能產生的效果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很有限?曆來勸人讀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威逼,譬如頭懸梁錐刺股之類;另一種是利誘,甚至色誘,譬如紅袖添香、齊眉舉案之類。北宋皇帝勸士子讀書,其中就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的許諾。是不是很有效呢?應該算是有效的吧,我們從《聊齋》和《儒林外史》中可以找到許多有效的例子,但這種有效怕也隻能多出幾個範進或王生。

其實,以美女來勸人讀書,更像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辦法。美女也許能吸引更多的眼球關注此書,但無助於讀者與此書建立更深刻、更真實的關係,也擋不住精英文學漸入頹唐的大趨勢,反而暴露了精英文學的心虛和膽怯。美女書模之後還有什麼“更加絢爛”的手段呢?這種墜落隻能不斷地突破人們的心理底線,到那時,不知莫言是否還會顯得很“淡定”,很“坦然”。事實上,美女治不了精英文學的病。精英文學離美女越近,離社會現實,離我們這個時代,離掙紮於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眾也就越遠了。它的病可也就越發的嚴重了。

春晚應是誰的春晚?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春晚的消息特別多,有點鋪天蓋地、應接不暇的感覺。但此春晚已非彼春晚。在此之前,春晚仿佛是個專有名詞,一提春晚,大家自然想到央視春晚;在此之後,這個習慣怕是要變一變了,因為春晚太多了,不再是央視專有了。

大家稍一留意就會發現,今年張羅做春晚的人特別多。人們似乎並沒有因為去年“山寨春晚”的夭折而氣餒,反而使更多的人鼓起了勇氣,振奮了精神,煥發了鬥誌,要來完成這個未竟的事業。所以我們看今年,不僅有北京電視台的“網絡春晚”,還有八大門戶網站聯手打造,第一視頻首先推出的“春網開元”網絡大拜年,以及搜狐、網易、千橡互動、鳳凰新媒體、TOM網、千龍網、新浪網接力推出的網絡春節晚會,更有以“北漂”為號召舉辦的北漂春晚。恐怕還不止於此,從各種報道來看,已經有了老年春晚、農民春晚、搖滾春晚、動畫春晚等等,而且,春晚還辦到了社區、村鎮之中,甚至許多公司、企業,也來湊這個熱鬧,要自己籌辦春晚,其火爆景象,大有全民辦春晚的氣勢,看上去十分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