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
高爾斯華綏是英國當代大小說家同戲劇家。他父親是律師,他自己也是學法律出身的,壯年時候旅行各處,足跡幾乎走遍世界。他所最痛恨的是英國習俗的意見和中等社會的傳統思想。他用的武器是冷諷,輕盈的譏笑。比如在他的傑作The Forsyte Saga[2]裏他就入木三分地描狀英國擁有資產的人們(The man of Property)的意識,他們把錢當做天下一切東西的準繩,能夠賣得好價的藝術品就是好的。他們的立身處世完全被錢的觀念所支配,除開占有衝動外,沒有別的行為動機,他們生活沒有個再高的標準,隻好完全依靠各種傳統的意見來做一切行動的南針。他們所以無條件地擁護傳統,否則他們就手足無所措了。
他們的生活也單調得可憐了。“憐憫”的確是高爾斯華綏的一個重要情調。他是懷個無限量的同情來刻畫人世的愚蠢。他看出人世上最有價值的,最配得被人們追求的東西是審美的情緒。他們這班人都對於美毫無感覺。他覺得世上一切紛擾的來源是出於人們不懂怎樣去欣賞自然和人世的美,把生命中心放在不值得注意的東西上麵,因此一幕一幕的悲劇開展了。《遠處的青山》是歐戰後他發的感慨。“浪漫情調”和“幸福”是正麵來描摹“美”。高爾斯華綏不單具有巧妙的冷諷同溫和的同情,他還有一種恬靜澈明,靜觀萬物的心境,然後再用他那輕鬆靈活的文筆寫出。《幽會》這篇可以代表他這方麵。這四篇都是從他的散文集The Inn of Tranquillity[3]裏選出。他是法國人所最愛讀的當代英國作家,這大概因為他布局的完整同他散文的秀逸。人們都說法國人是最善寫散文的,因此也可以見他散文的價值了。
(原收入《幽會》,梁遇春譯注,上海北新書局1930年10月版)
[1]約翰·高爾斯華綏,卒於1933年。
[2]譯為《福賽特家史》,由《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三部長篇小說合成。
[3]《安靜的小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