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知識分子的精神史——閱讀閻連科長篇小說《風雅頌》劄讀(1 / 2)

《風雅頌》並不是閻連科最初的小說名字,這部長篇最初的名字叫做《回家》,自然,閻連科的感覺裏,回家,是一個知識分子必須要經曆的精神回歸。風雅頌就講述了一個叫做楊科的大學教授回家的故事。

我喜歡這個簡單的故事:大學教授楊科完成了驚世之作《風雅之頌》後回家,打開門就看到一場舞蹈,肉體的舞蹈,自己的妻子趙茹萍在副校長李廣智的身體舞蹈。一場變故,導致楊科由清燕大學進入精神病醫院,而後楊科又逃回自己的家鄉——耙耬山腳下的前寺村,命運陰差陽錯的安排,楊科喜歡了第一任對象的女兒小敏。可是,就在他努力供她上大學的關頭,小敏卻突然決定嫁給鄰村的一個李姓的小木匠。楊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喜歡的女人被一個姓李的男人壓在身體下麵,他已經無法區分這兩場肉體舞蹈的區別,他甚至已經把新婚之夜的小敏當作了自己的妻子趙茹萍,而那個姓李的小木匠以及他瘦弱的身材都像極了他們的副校長李廣智。楊科不能忍受那月光下的舞蹈,他必須製止了,他進入了洞房,他掐住了新郎的脖子,他掐死了新郎。

至此,荒誕的故事並未高潮,他逃亡的路上竟然發現了詩經裏曾經記述過的古城。

故事講到此處,寫作者的意圖像匕首一樣現於畫紙上。閻連科用一個荒誕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病史、還鄉史以及殺人史。這三段曆史一環扣著一環。並用漸近的方法一圈一圈將洋蔥剝好,讓閱讀者流下眼淚。

是啊,隻有讓一個知識分子回家,他才能在精神家園裏建樹偉業。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閻連科卻並不熱衷於講故事,他不同於餘華,將編年體故事的線繩曲折地撕扯開來;他也不同於莫言,將過於豐富的語言和感覺極盡奢華地往一個人身上壘去;他也不同於韓少功和張煒,下筆時停頓多於講故事,思考多於情節的營造。閻連科的方式是荒誕的、寓言式的,甚至接近嚴肅地無厘頭。

發現妻子的奸情以後,他用近萬字的篇幅,前後照應著描寫一個子虛烏有的內褲,又用數千字的篇幅表達同一個疑問,那疑問關乎妻子的隱私。他卻反複地問,他已經在作者的筆下提前進入了精神病醫院。

精神病醫院是一個比喻。在小說中,楊科並沒有精神病,而是為了顧全學校的大局,被校領導舉手表決進了精神病醫院。作者刻摹了一幕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體係中個性消失的過程。顯然,作者嘲笑了那些有表決權的人,一方麵占用了楊科的老婆,一方麵又把楊科表決進了精神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