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為自己努力,我們靠誰?
如果我們隻為自己努力,我們成了什麼?
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明白,我們什麼時候才明白?
成為你自己
你的生命和你的鄰居的生命一樣有價值。你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一樣應該滿足。要達到自我的滿足,必須把注意力及財富施及家人、朋友和社會,必須從隻想著自己轉變為強調自我以外的世界。自我實現並不是要隱退於我們這個墮落的世界之外,也不是要沉溺於自我陶醉之中,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必須參與社會生活,並對這個世界能有所貢獻。
要尊敬自己,但不要傲慢;盡情享受生活的賜予,但不要成為財富的奴隸;要為成功而努力進取,但不要過分誇耀自己的顯赫,要適度;要培養自己的能力又不要過分沉溺於自我。
如果我們不為自己努力,我們靠誰?
如果我們隻為自己努力,我們成了什麼?
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明白,我們什麼時候才明白?
當一個人死後升入天堂,他會被問道:
你是否誠實地工作了?
你是否騰出時間用於學習?
你是否參與繁衍後代的生殖活動?
你是否努力地自救?
你是否探討智慧的哲理?
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質?
一次,艾黎紮饑腸轆轆但無物可食,於是,他昏倒了,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他夢見上帝坐在他身旁。
“我還要在這世上受多少苦?”他問上帝。
“我的孩子,”上帝回答道,“你是否希望我把這個世界再恢複到初始階段?如果那樣的話,你會成為幸福之人。”
“難道讓世界充滿災難,隻有我自己的生活會好些?”艾黎紮回答道,“不,我不同意。”於是他選擇了過貧苦生活這條道路。
先哲對世界的看法中,沒有灰心和自憐。
你對生活奉獻多少,你就會從生活中得到多少。
你來自何方
注意以下三件事,你就不會陷於罪惡的魔爪。
知道自己來自何方,了解自己去往何處,明白自己向誰傾吐真情和敘述經曆。
“你來自何方?”我是一粒墮落的塵埃。
“你去往何處?”我去往一個塵埃飛揚、蛆蟲爬行、混亂一片的地方。
“你向誰傾訴心聲和經曆?”向上帝,向最神聖的上帝,上帝保佑。
凡事皆有定數,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收獲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歡樂有時。
投石有時,聚石有時。
懷抱有時,放手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保存有時,舍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憎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平有時。
幸福生活的定義
美好、力量、財富、榮譽、智慧、滿足、孩子,屬於那些懂得怎樣正確生活的人們,屬於這個世界。
盡情地咀嚼美味,痛快地開懷暢飲,這一切早已被上帝準許。
讓你的衣服潔淨無塵,讓你的前額閃著亮光,與你心愛的姑娘一道去享受生活的歡暢。
大地上飛逝的時光都屬於你們——所有正在飛逝的時光。
這是你可以從生活中得到的,這個世界可以賜予你的。
盡你之力追求幸福,
因為你正走向另一個世界,那裏沒有理性,沒有知識,沒有智慧……
對於年邁的老人,請允許他享受美好的晚年,記住黑暗的日子即將來臨,唯一的將來就是虛無!
物質上的歡樂是從不存在的,因為罪孽總是隨之而來。
例如……當一個人染上了大吃大喝的惡習以後,任何一次奢侈機會的喪失對他都將是一場災難。為了維持他所習慣了的餐宴,他將不得不卷入險惡的金錢交易之中,伴隨而來的便是謊言、虛偽、貪婪……然而隻要他拒絕那種享受欲望的引誘,他將避免這一切罪孽。
更多的肉食,意味著更多的蛀蟲。
更多的擁有,意味著更多的擔憂。
更多的妻子,意味著更多的巫術。
更多的女仆,意味著更多的淫邪。
更多的男傭,意味著更多的搶劫……
有個人住進了華沙的一家客店。晚上,他聽到鄰居家傳來音樂和跳舞的聲音。
“他們準是在慶祝婚禮。”他想。
第二天晚上,他又聽到了同樣的聲音。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
“一個家庭怎麼會有這麼多婚禮?”他問客店老板。
“那所房子是婚禮大廳,”老板答道,“今天是這家舉行婚禮,明天則是另外一家。”
“啊,這正像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拉比說,“人們都在享受幸福和歡樂,隻不過有時是這些人,有時是另外一些人。沒有人能夠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