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序是很嚴肅的事,本來想出錢找一個名家來寫,也打聽了幾個名家寫序需要的價錢,交了錢就可以得一篇好序,但現在我還是自己來寫了,不是我不相信名家,也不是怕他們不嚴肅,也非出不起那份錢,也不是不願意出錢,現在市場經濟,什麼都有價,而且我也不反對。但我還是自己來寫了,我畢竟是江湖人,寫的東西很難為名家,所以就自己扒開衣服,指給你看,比讓別人指指點點要舒服多了。
書名叫《一生兩半》,也想用《一生涼拌》或《人生兩半》,還考慮過用《無旋律生活》、《我走了你留下》等名字。最後確定用《一生兩半》,這名字很合適我的身份,既是農民,又是民工,既是貴族,又是平民,一腳故鄉,一腳天涯,既有家庭,卻又骨肉分散。我們這一代人,無論有理想,還是沒有理想,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在時代前行的洪流裏,我們隻是一群卑微的跟隨者。
在寫作的當初,我也覺得寫作是愉快的,它是我跟自己溝通,向世界傳遞信息的一個管道。從十幾歲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改變。從家鄉到異鄉,從少年到現在的人到中年,世事淪桑,但這個愛好沒有變。但在寫作中,聽過一些建議,甚至批評,讓我做一些變化,變得更主流一些。我努力過,也想寫出的東西受大家熱愛和認可,後來覺得累,我隻是我,寫作隻是一個很個人的業餘愛好,自娛自樂罷了,何必要功利呢?
《一生兩半》收了64篇文章,不多,但我比以往要認真,所以選入的文字比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文字有些不同,蓋因是我做了修剪,這過程是很痛苦地。從第一輯“親情離情”開始,我就覺得很苦,苦的不是我一個人,是我們一代人,我表現出來的,卻是很個人的事。我希望我是一滴水,通過這一滴水,能反映出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包括“家鄉異鄉”乃至“沉思默想”,我都是想通過我的生活、思想、情感,告訴大家一個現代民工的生活狀況,如果能引起大家對這一階層的關注,我繼續去努力,也是值得的。
我寫東西幾乎不講章法,想到了什麼,就寫出來,寫得好不好,我不太在乎,但我有一點,就是在寫的時候,我希望把自己寫進去,不故弄玄虛。無論怎麼寫,寫什麼,隻要能準確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什麼章法就不顧了。這是我的優點,也是我的缺點。還好,我不用這一套去博取功名,無論怎樣,還算自在。
因為圖個自在,我寫了以上那麼多,是為序。
2012年5月4日廣州
第一章 家鄉 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