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白浪不死心:“一點辦法也沒有嗎?”
龔雨珊想了想:“隻能變通一下。你們的目的不是要宣傳產品嗎?達到這個目的,其實有多種途徑,刊登廣告是一種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比如說可以刊登一些正常的報道,做成軟廣告。”
“軟廣告?”白浪覺得這個名詞很新鮮,“怎麼個做法?”
“你把廣告內容壓縮一下,把那些商業味道過濃,必須用廣告形式才能體現的內容保留下來,比如公司的電話號碼、通訊地址、軟件演示的時間安排、捆綁銷售方式等,這些不作為廣告是很難處理,刊登不出來的,隻能跟廣告部聯係,按正常廣告走。至於軟件的功能、特點,可以寫一篇正常報道,不必通過廣告部,按正常稿件刊登。這樣廣告所占篇幅小了,費用自然就少了。”
白浪豁然開朗,問清了一些注意事項,忙把廣告稿重新刪改一番,保留精華部分,交給龔雨珊,讓她代為處理。龔雨珊正忙著發稿,白浪不便多打擾,便告辭了。
幾天後,龔雨珊打來電話,告訴他:“廣告今天見報了,報道也刊出來了。中午我給你送樣報過去吧。”白浪便約她過來一起吃午飯。
中午時分,龔雨珊如約來到了中關村。走進學友公司,她遞給白浪一疊報紙。打開一看,正是今天剛出版的《電子時報》,在第四版底部,刊登著《新月漢字》的廣告。廣告隻占版麵的四分之一,按事先商定的價格,學友公司隻需付1萬7千元廣告費,大大低於李維思的預算。而在第四版右上角“用戶心聲”欄目裏,則刊登了另一篇稿件《我用新月“打”文章》,作者正是龔雨珊本人。文章生動地記述了她購買電腦、使用《新月漢字》的經過、感觸,最後還介紹了軟件作者的一些情況。雖然是篇文章,但《新月漢字》的基本功能文中都有描述,而且受到熱情讚賞。白浪仔細讀了一遍,覺得文章的宣傳效果比純粹的廣告要好,單純的廣告,文字是冷冰冰的,而用文章的形式,更顯生動,更有感情色彩,更能感染讀者,打動讀者。
李維思和夏荷等人看了文章,也喜上眉梢,連聲稱讚。
龔雨珊與李維思聊了幾句客套話,就告辭了,與白浪一起到附近一家飯店吃飯。席間,白浪悄聲問:“這種軟廣告,是不是也得收費?”
龔雨珊說:“一般來說,都得給記者一些好處。不然,平白無故誰會去替人吹捧呀。但給得也不會多,幾百塊而已,意思意思罷了,比做廣告節省得多。”
“這樣做,報社不管嗎?”
“編輯記者很辛苦,待遇又低,光靠工資過日子都成問題。隻能靠這個增加點收入。報社知道這樣不妥,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
“那我也得感謝你才行。”
龔雨珊連忙擺手:“你不要給,給我也不會要的。我不是為了什麼好處才寫這篇文章。我確實是覺得《新月漢字》好,值得宣傳。另外,我是受了你的啟發,才下決心‘換筆’的,對你我心裏也很感激呢。買了電腦後,我感到生活變樣了,掌握了一門先進工具,對自己也更有信心。以前,平均一天頂多寫2000字,現在寫三四千字也沒問題,效率大大提高。在我的影響下,報社好幾個人也躍躍欲試,打算買電腦。另外,最近報社研究版麵改革,我提了一個方案,建議創辦子報《電腦周刊》,為電腦公司服務,為電腦用戶服務。頭頭看了,覺得瞄準了科技發展前沿,抓住了版麵改革的方向,很不錯。今天上午報社開會,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編輯部,抽調幾個人籌辦《電腦周刊》。方案是我提的,我也理所當然被調過去參加籌備。如果一切順利,下半年將正式出版。說真的,如果不是認識了你,不是看了《新月漢字》的演示,我可能下不了決心買電腦,也提不出這種方案來。你說,我能不感謝你嗎?”
白浪說:“《電子時報》我經常看,覺得太正統,頭版盡是會議消息,嚴肅有餘活潑不足,令人難以親近。《電腦周刊》辦起來,最好能改變這種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