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白浪叫了輛出租車,奔往《電腦周刊》找到龔雨珊。一見麵,龔雨珊自然問起傻瓜電腦。白浪說:“我就是來找你商量此事的。傻瓜電腦的宣傳存在偏差,我想請你幫忙,重新進行包裝。”
龔雨珊眼睛一亮,“是不是再登幾次廣告?”
白浪說:“單純刊登廣告效果有限,廣告說得天花亂墜,總有自賣自誇之嫌,讀者會有抵觸心理。而且,傻瓜電腦的智能化特色,也不是用文字能描述清楚的,隻能身臨其境地感受,才能體驗得到。所以我想變個方式進行宣傳。”
“你有什麼設想?”
“《電腦周刊》辦了幾年,發行量不斷增大,在讀者中影響越來越大。我希望能由《電腦周刊》出麵,組織一場活動推介傻瓜電腦。讀者對媒體總是比較信任,以你們的名義推介,促銷效果必定更好。”
龔雨珊遲疑了,“這事我有點拿不準。以報紙的名義直接為廠商推銷產品,效果當然更好,問題是這樣合不合適。直接推介某個商品,這有變相廣告之嫌。我擔心影響報紙公信力。”
白浪有些著急,懇切地說:“雨珊,請你看在朋友的份上,幫我一把。我已經是背水一戰了,目前我們欠了大河集團500萬,還欠北科公司一大筆加工費,傻瓜電腦項目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你也不必擔心,現在不是講改革麼,很多事情是需要創新的,何況這也是件好事。傻瓜電腦銷售得好,對電腦普及有好處。普及電腦不也是你們一貫倡導的嗎?”
龔雨珊說:“促銷成功了,對你們公司,甚至對社會,當然會有好處。問題是我們報社有什麼好處?”
白浪道:“活動怎麼搞,我們再具體策劃。活動經費我們來出,《電腦周刊》的參與人員,我們會適當給勞務費。對你,我自然會著重感謝的。”
龔雨珊笑了笑:“你誤解我的意思,我並不是想個人撈什麼好處。即使別人拿好處,我也一分錢不要。我要了,就是以權謀私。但我是主編,得考慮報紙的生存和發展。促銷活動搞成了,給你們帶來的經濟利益必定不小。但促銷活動是用《電腦周刊》的名義舉辦的,若我們個人拿勞務費,沒有報社的利益,顯然不合理,領導也不會同意。”
“你有什麼想法?”
“《電腦周刊》的效益一年好於一年,主動上門要求做廣告越來越多,千把塊錢的勞務費我們真是看不上了。為這點小錢操辦這麼大的活動,我們不合算。這樣吧,今年我們的廣告創收任務很重,迄今還有很大一部分沒著落。我們訂個君子協定,我們幫你們促銷,待傻瓜電腦賣出去了,你們效益好轉了,在《電腦周刊》多投放一些廣告,做多少根據銷售情況定個比例。如何?”
白浪覺得,如果傻瓜電腦暢銷起來,那麼從可觀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回報《電腦周刊》和龔雨珊,也不是問題。現在的關鍵,是要動員一切力量,宣傳傻瓜電腦,讓傻瓜電腦銷勢旺起來。
“行!”他滿口讚同,“這辦法很好,這樣就等於我們合作做事了,可以理直氣壯地操作。至於廣告投放的比例,我看可以定為10%,我賺1000萬,就往你們報紙投100萬的廣告。”
龔雨珊這才表現出熱情,興奮地說:“有了這個協定,我就好跟領導解釋。但願我們合作成功!”
倆人又進行了一番具體策劃,隨後白浪便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