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三十六章 憶往錦蜀城(上)(1 / 2)

早在龍蜀國建國定都之時,錦蜀城便被稱之為錦官城了。而這段被稱之為錦官城的曆史,知之者,現階段怕是隻有那些個老不死的或者才知道了吧。甚至,即便是老不死的,怕也沒有經曆過那段曆史吧。

早在還是被稱之為錦官城的年代裏,它便已然和蜀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了。至於為什麼被稱之成為錦官城,不僅僅因為是刺錦的關係,而且還與蜀門有著莫大的關係且這樣關係一直維持至今,即便是如今當年的錦官城變成了現在的錦蜀城,而它的主人也換做了如今的劉姓皇族。

錦官城的錦,自然而然來自於刺錦的關心。而至於這錦官城的官又是如何來之的,那一段曆史,若不是有著諸多曆史書籍記錄了下來,怕還真的要就此淹沒在了曆史的洪潮中了。

官,並非現在所以指的為官者,反倒是一個稱謂,一個尊稱。專指修煉道法者,也就是修行者。在當年的修行者,可不是叫修行者,而是叫官人!

對於這段曆史,長門涅破也是在白莊的白莊書樓中所看到的。原本,長門涅破以為白莊書樓全是一些修道秘法之類的,卻沒想到還有諸多曆史書籍。當然了,這些曆史書籍中,也不乏一些許多野史記錄,無論是龍蜀國建國定都時的,還是龍蜀國建國定都之前的,可是樣樣不缺。

同樣的,也包括了許多六大道路的種種曆史書籍和野史記錄。

雖然對於那些野史之類的長門涅破也是抱著一笑而過的心情,但是有些野史卻是很值得長門涅破去深思的。

因為,他能夠從那些野史看出,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一樣。想要變動,想要進步,想要發展,都有許許多多的阻礙。而這些阻礙,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摒除的。

不管如何,因為蜀門的這一次升仙大會,讓整個龍蜀國特別是龍蜀國的京都錦蜀城,變得更加熱鬧非凡了。

蜀門,本就坐落於龍蜀國國度錦蜀城外的蜀山上。同時,蜀門也為龍蜀國國教,這也是眾所周知的。

蜀門,要早於龍蜀國建立許久,而龍蜀國建立之後,也十分明確的與蜀門建立了十分良好的關係,二者之間可謂是關係來往密切,從祖師爺雲葉祖師開始便如此了。

隻是,那個時候蜀門還未是龍蜀國的國教。縱使如此,也一點兒都不影響二者之間的發展。甚至,在此期間,皇族還將一些頗具天賦的皇族子弟送往蜀門作為弟子,以進一步的增強二者之間的關係。

原本,蜀門就是修仙修道門派,很少過問於世間之事。不過,也正是由於龍蜀國皇族的那一舉動,讓二者之間隱約的形成了一種互助互利的局麵。皇族將一些頗具天賦的弟子送往蜀山的蜀門修行。而蜀門也將一些弟子送往龍蜀國進行凡間試煉。

也正因如此,在蜀門第六代掌門時,時逢龍蜀國內亂。

時任皇帝雖算不得明君,但也頗為勤勤懇懇。然而,其兄,比起他來,更具有治國之才。其兄本以為先皇會傳位於他,卻是沒有料想到,竟是傳位於弟弟,很是讓他不解。

也正因為如此,某亂之心,篡位之心,已然生出。

說實在的,周圍王爺也正是心動不如行動,在新皇繼位沒兩三年,便發動了叛亂。或許,很多年整個龍蜀國都沉浸在了平安中吧,麵對著叛亂竟是沒有絲毫的察覺,整個朝廷也是動亂了起來。

而前方,派去鎮壓叛亂的軍隊,似乎太久沒有經曆過了戰爭,真可謂是不堪一擊。

當然了,在這叛軍中還有不少是修道者。一個修道者在麵對正常人,簡直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鎮壓軍與叛軍之間的對比,一瞬間便能夠判斷出孰強孰弱了。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叛軍已然是距離京都經書成不過百裏距離了。這就不難看出,當時叛亂的那位王爺無論在任何方麵,都要強於時實的朝廷。

很難想象,錦蜀城一旦被攻破之後,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麵。錦蜀城,在當時已然算得上是十分繁華的了,在整個六道大陸來說。若是錦蜀城一旦被攻破,一旦被陷入戰亂中,不知這樣的繁華到底何時才能恢複。

而錦蜀城的繁華一旦消失,龍蜀國又會怎樣,這是不言而喻的。

不得已,當時的時任丞相提出了向時任皇帝陛下提出了一個建議,求助於蜀山上的蜀門。若是蜀門相助,這樣的局麵雖不能說是立馬扭轉,但能夠很快的弧線持平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