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丫本來也在偷偷往她這邊看,一見王蓉朝她望了過來,馬上心虛的低下了頭,故意躲避著王蓉的眼神。
其實王大丫和其他王家人還是不同的,她對於自己遭受的那些不公與忽視也十分的不滿和不甘。
但她沒有王蓉這樣的勇氣,敢於站出來為自己申辯和爭取。
因此,王蓉方才的那一番“仗義執言”才格外令她觸動。
她感激王蓉的挺身而出,同時也敬佩她的勇敢。
隻是,感激歸感激,敬佩歸敬佩,她能做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今天王蓉的舉動已然觸怒了王大娘,日後她的日子必定不會好過。
王大丫在這個家裏本來就沒有啥存在感,全靠著忍氣吞聲才堅持到現在,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將來可以嫁個好人家,離開這個家。
可是,女孩子的婚事一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隻要王大娘不點頭,再好的人家,她都休想過門,所以,為了她自己,她隻能和王蓉劃清界限。
這也不能怪她,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這個家裏,誰不是一門心思隻考慮自己,連外表看著老實的趙氏,心裏都有自己的一副小算盤,她不為自己多打算打算,將來,吃虧的隻能是她。
王蓉看到她的反應就明白她在想什麼了。
這碗米湯怕是她們之間最後的一點姐妹情分了。
不過無所謂,反正一開始她們也沒親近過,又何談什麼疏遠呢?
將剩下的半碗米湯喝了,空碗交還給趙氏,王蓉自將王小丫拉到院子裏,把給她做好的衣服拿出來給她。
王小丫一看見新衣服,小眼睛亮晶晶的直冒光,趕忙接過來,迫不及待的換上,低頭不停的仔細打量。
你還別說,雖然不咋好看,但暖和是真暖和,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擔心會冷了。
王小丫愛不釋手的摸著身上厚厚的棉襖,開心的直轉圈圈,眨眼就忘了方才的不愉快。
到底還是小孩子,再懂事也好,心思卻不像大人那麼彎彎繞繞,煩惱什麼的,自然來得快去的也快。
見她高興,王蓉也開心,若無其事的往下拉了拉袖子,將手上被針刺破的傷口巧妙地遮掩了起來。
旁邊屋內,張氏從窗戶縫裏將院中動靜看得一清二楚,氣的她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她不出錢給王蓉和王小丫做衣服,王蓉便弄這麼一出來給她看,分明就是跟她作對!而且看她做的棉襖,好像比自己身上這件還厚實不少,別說今年冬天了,怕是以後每個冬天都凍不著她們了。
張氏的小心思落了空,心中自然不痛快,不陰不陽的道了一句:“把破爛當寶貝,也虧得你們能樂成那個樣子!”說罷,用力關上窗戶,哐的一聲,差點把窗框子磕碎。
王蓉和王小丫對看一眼,倆人吐了吐舌頭,懶得搭理她,自隨她去了。
半夜,全家人都睡了,王蓉卻睜大了眼睛瞅著屋頂,越躺越精神。
大概是因為剛剛得了寶貝,人還有些興奮,翻來覆去的怎麼也睡不著,腦子裏淨想著蔬菜大棚的事。
按說這個時節,田裏沒有農活,王蓉原是可以找王家人來幫忙的,畢竟這大棚要真的成功了,以後受惠的可是整個王家。
但因為有了晚上那場衝突,王大娘必定不會允許其他人來幫她,她就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白天的時間她要去撿柴和抓魚,未必有那些空閑,倒不如趁著月黑風高,外麵人也少,趕緊去把該準備的都準備了,也省得王大娘故意從中阻攔,再壞了她的事。
如此想著,王蓉迅速穿好衣服揣好手冊爬出了被窩,又摸黑到灶台邊找出鐮刀和背簍,仔細瞧了一圈確定沒有驚動任何人後,便悄悄溜出了院子,轉戰後山。
今天太陽曬了一天,昨夜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上山的路好走了許多。隻是天畢竟黑,山路又陡,王蓉顫顫巍巍走在上麵,腳下打滑了好幾次,有一次還差點栽下去,幸虧她眼疾手快,抱住了旁邊的一棵大樹,要不然,木材沒找到,她人先粉身碎骨了。
不敢跑的太遠,約莫走到半山腰的位置,王蓉便停了下來。
周圍有不少樹,都是很多年前便栽種在這裏的,這會兒幹禿禿的杵在那裏,倒也能叫人想象出夏天枝繁葉茂的樣子。
找個地方把背簍放下,王蓉掏出鐮刀,選定一棵合適的大樹,揮刀就往下砍。
但她實在沒這方麵的經驗,費了半天勁,別說樹了,連根枝杈子都沒砍下來,倒把她累的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