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一個人去,他實在不放心。
更何況,王家人還在那裏。
他們雖是王蓉的娘家人,可涉及到銀錢上麵的事情,卻未必會護著她,她這麼一去,等於孤身入狼窩,風知不可能讓她一人犯險。
王蓉倒沒有想得那麼嚴重。
既然對方最在乎看重的是利益,她就許給他們利益,在這許諾沒有兌換成白花花的銀子之前,他們應該不會貿然對她做什麼。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見風知非常堅持,王蓉也就同意了。
將家裏的事情交代給風間,他們便往王家村去了。
剛到村口,遠遠便看見前頭空地上聚了不少人,有的圍坐在樹下,有的站在一旁。
多數王蓉都認得,無非都是她過去叫過叔叔嬸嬸的街坊四鄰,還有一些來看熱鬧的小孩子,轉著圈在旁邊追逐打鬧,玩得開了,少不得要被自家大人一通嚷。
王家村就這麼大,大家平常抬頭不見低頭將,時不時都有走動來往,此時聚在一塊,更是有說不完的話,反倒沒人注意王蓉已經來了。
過去村口這塊地方可是七大姑八大婆們互相八卦扯閑篇的專用地,之前天冷,出來的人少,連這種場麵都少見,突然一下子熱鬧起來,還真叫王蓉有些不習慣。
她略略查點了一下,發現基本上村裏的每家每戶都派了代表,連平常在村裏少有走動的人家,也都難得的露了麵。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昨晚上山放火的,應該沒這麼多人吧?
誰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的?
這才不到一夜的時間,這麼件“大好事”不就在村子裏徹底傳開了嗎?
王蓉有的時候是真佩服這些古人傳播消息的速度,這效率,快趕上他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了。
好吧,這都是題外話了,暫且不提。
王蓉又往人群中多掃了兩眼,果然發現了縮在角落,誰都不搭理他們的王老爹和王大娘。
王家可是村裏出了名的苦難戶,一家子裏就沒一個有出息的,好不容易出了個會讀書的王安邦,這些年也沒見他讀出什麼名頭來。
倒是王大娘天天在外麵吹說她家安哥兒多出息多出息,將來定是為官做宰的命,到時她就是官家夫人。
每每聊到此處,她總要端出一副派頭,好像自個已經成了官夫人似的。頂叫人看不上。
村裏人也多是厭棄那個樣子,漸漸就不同她來往了。
王蓉看著被眾人冷落在外的王老爹和王大娘,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
她到底是沒料想錯,碰上這種白撿便宜的事兒,王家絕對會不甘落後的。
看王大娘坐在那裏又捶胳膊又捶腿兒的,估計他們過來有些時候了吧。
老胳膊老腿還這麼拚命,無非是怕她懷恨在心,故意落了他們家,讓他們分不著這杯甜羹。
也夠難為他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