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當然是誇張。
裏正雖是連品級都夠不上的鄉官,到底是由官府正式任命,正正經經為官家辦事的,那氣度見識,自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她們如此誇張,不過圖個樂嗬而已。
不想卻是有人將這話當了真。
王大娘腰杆往前挺了一挺,麵露得色地斜眼瞟著說話的那幾人,那嘚瑟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別人誇得是她呢。
可惜並沒有人關心她是什麼反應,大家繼續把她晾在一邊,自己聊自己的。
這時不知誰說了句:“二丫如今出落得是越發有模樣了,想想以前,瘦瘦巴巴的一個小人兒,細胳膊細腿,一陣風都能吹走似的,今日再瞧,那精氣神,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人也圓潤了不少,撐起那身衣裳料子,竟也是個小美人胚子呢。”
旁邊人亦不由感歎:“到底是嫁做人婦,與從前自是不同了,我今日瞧她領回來那小夥兒,對她很是照顧上心,可見定是個會疼人的,說一千道一萬,這女兒家呀,嫁個好男人還是真的。”
這話有道理。
一個女孩子,再能幹再厲害,若不得夫家喜愛,那也白搭。
說起來,這還是她們第一次見到風知。
當初王蓉突然嫁人的消息在村子裏傳開,不少人還吃了一驚。王大丫的親事都還沒有著落,按理說,應當還輪不到她這個做妹妹的才對。
後來聽說兩人連孩子都有了,她們還覺得說,二丫這孩子平時看著怪老實的,竟也學會悶聲幹大事。
今日一看,對方倒確實是個不錯的小夥子,長相和行事沒有一樣可挑的,唯獨就是人顯得過於孤僻沉默了些,也難怪她們都不怎麼認得,估計平時很少在他們村裏走動。
想當初,王蓉不過就是個爹憎娘惡的小可憐,不起眼的很,往那兒一站都沒人會注意到她,如今翻身農奴把歌唱,找到這麼好的婆家不說,還帶頭折騰起了賺大錢的營生。
一想到這個,某些人心裏多少添了些酸意。
“對她好有什麼用。貧賤夫妻百事哀,要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何至於需要她一個女人出來跑東跑西的辛苦支應門戶。”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人一邊嗑著瓜子,一邊陰陽怪氣地撇嘴。
有人就不同意了:“瞧你這話說的,我看那小夥人挺老實的,身上穿戴的也都還可以,想必是個勤快的,想想二丫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那臉蛋,瘦的都凹下去了,再看如今,小臉粉嘟嘟的,眼睛裏都透著水色,一看就是在婆家頗受疼愛的。我看你呀,就是見不得人家小夫妻倆好,成心眼紅!”
“我眼紅?”中年婦女正欲回嘴,旁邊人跟著拱火道:“就是就是,我看二丫那孩子心氣兒不一般,如今已是這般了不得,將來弄不好是個做大事的料,這閨女養的,倒是比養個小子強多了,你們說是吧?”
附和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個說王蓉聰明靈力,腦筋活泛,那個便誇她精明能幹,比爺們還頂事,不少人還在那兒念叨說,自個家要能有個這麼出息的丫頭,不比養那些混小子省心多了。
王蓉要是在這裏,聽著這些話,估計都能笑出聲來。
她們現在一個個誇得興起,倒是忘了頭前兒都是怎麼對待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