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秀才歸家(1 / 1)

新晉的秀才老爺衣錦歸家,陣仗自是不用說。

王家人一早便得了消息,舉家人到村口去迎接。

今天王大娘特地換了身新衣。她已經許多年沒有給自己做過新衣服了,哪怕逢年過節,也都是拿舊衣服縫一縫,改一改,也就湊活穿了。

現如今卻是不同了。她的兒子已經是秀才了,這點小錢自是該花就花,沒什麼好舍不得的。想她省吃儉用這些年,耗盡家底才將王安邦供了出來,這小子也果然爭氣,還真就考上了。

這下,平日村裏總愛說三道四嘲笑她的那些人可是沒話說了吧。

她家安哥兒就是出息,就是有本事,他們再眼紅,這種好事也輪不上他們頭上!

越想越驕傲,想到自己以後就是秀才老爺的母親了,王大娘腰板挺得筆直,站在人群的最前麵,一臉得色,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村中其他人也得了消息,除了照例上山幫忙的那些人,下地幹活的,在家收拾家務的,紛紛聞訊聚到了村口,隻想第一時間一睹新秀才老爺的風采。

張氏身為長媳,自是不能缺席,說實在的,今天她壓根就不想來。

不就是中個秀才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偏偏家裏那兩個老家夥還高興的不得了,當個寶貝似的。

原本王安邦就因著是最小的兒子,又是唯一的讀書人,受盡偏愛,這回功名加身,在兩個老家夥心中的地位更是了不得了。

這幾日張氏瞧著,那兩個老家夥頗有要將家產全部留給王安邦的意思,張氏這個心裏氣的呀,但她也沒有放棄。

再怎麼樣,大胖可是兩個老家夥唯一的孫子,他們心裏還是很寶貝他的,家產什麼的,肯定有一部分是要留給他們的。

但張氏想要的可不隻是一部分而已,她要全部,誰叫王家窮的叮當響,唯一值錢的就是後麵那兩畝薄田和這三間破屋,要是不能拿到全部的話,根本也值不了幾個錢。

幸好的是,王安邦還沒成家,至今仍是光棍一個。

他要是成了家,再有個兒子,兩個老東西還不得把他捧天上去?如此一來,那點少得可憐的家產,到了他們手裏,豈不是連塞牙縫都不夠了?

正是考慮到這個,這幾天,張氏一直在暗中阻攔王老爹夫妻倆給王安邦說親,明麵上說是王安邦如今身份不一般,要娶個什麼樣的媳婦,總要聽聽他自己的意見才成,實際上背地裏,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趙氏也不笨,本來他們二房在分家產這件事上就沒有多少希望,她好不容易靠著討好連個老的,成功扳回了些局麵,萬一她再多個妯娌,要是娶回來個腦袋笨的就算了,萬一是個頭腦精明的,前有大房,後有三房,他們夾在中間,豈不是更沒戲了嗎?

所以她難得的和張氏站在了同一條陣線上,妯娌兩個齊口勸說兩個老的,想盡量拖延王安邦的親事。

可是王安邦現在回來了,這親事怕是再也拖不下去了。

人群中,張氏和趙氏一左一右站在各自男人身旁。

王老爹一大早便催著他們來這裏等著了,眼看都快到中午了,太陽又大,天氣又熱,兩個人都漸漸失去了耐心。

可是既然來都來了,即使心中再不情願,樣子還是要做做的。於是趙氏麵上端著溫和恬靜的笑,一言不發的站在最後,盡力扮演好一個兒媳婦的角色,而張氏也努力壓著心中的煩躁,不讓自己發火,隻是麵上總忍不住露出不耐煩的神色。

在經過一個多時辰的等待之後,終於,在全村人的翹首以盼中,鑼鼓隊吹吹打打的進了村子,動靜之大,估計鄰近的幾個村子也都聽到了。

咱們的秀才老爺王安邦穿著一身青色的麻布長袍,胸前係著大紅花,威風不已的坐在半人高的驢子上,走在隊伍最後,臉上的得意壓都壓不住。

王大娘激動的眼中直泛淚花,兩隻手不住摩挲道:“回來了,回來了!”

王老爹手裏攥著煙袋,肩上披了身全是補丁的粗布外套,毫無血色的臉上泛起一絲異樣潮紅:“回來了,回來了。”說著,胸中一股病氣湧上來,別過頭狠狠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