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堂生意紅火,有些人卻忍不住發愁了。

這首當其衝的,就是負責賣肉給王蓉他們的郭屠夫。

郭屠夫今年三十有二,卻因常年缺乏保養,瞧上去像四十多歲的年紀一般,人長得又高又壯,下巴上還留著一大把胡子,麵相看上去有些嚇人,加上幹得又是這樣的行當,一般人都覺得他凶氣重,看到他都遠遠的避開,就連小孩子都不敢在他跟前玩耍。

王蓉自打做鹵肉生意開始,就一直是從他家買肉的。他家的肉既新鮮,價錢又公道,一來二去,王蓉幹脆就同他說定,每日他們關鋪之後,郭屠夫就往他們店裏送三頭現宰的生豬,沒頭三百斤左右,當中包含一些豬內髒豬下水之類的。

郭屠夫人也老實,回回送的肉隻多不少。

頭開始他們每天隻定兩頭,還擔心賣不出去,不成想後麵他們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每次做多少,就能賣出多少,且賣出去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到現在,一次性做上它一千斤肉,竟也是每天都能賣空。

王蓉咂舌之餘,從郭屠夫那裏購買的肉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

這下子可把郭屠夫樂壞了,走路都帶風。

從前他是一天到晚的擔心這肉要怎樣才能全部賣出去,平日不逢集時,鎮上人也不多,除去擺攤,少不得要走鄉串戶的到處去給人家推銷,說起來也是不容易。能在天摸黑前,將手裏的肉都賣出去,他就要謝天謝地了。碰上哪天運氣不好,買的人不多,又趕上天氣熱,好好的肉擱手裏放上一天就要發臭。賺不到錢不說,還要賠進去不少,真真叫他鬱悶的很。

現在好了,他每天都有固定的收入,完全不愁銷路,杏林堂要的量不少,每天一千斤的肉供應,少說也要殺三四頭才能勉強供的上,如此日日忙活著,一個月下來,腰包裏至少能賺進八九兩銀子,可叫他高興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可高興完了,這新的愁事又來了。

眼瞅著王蓉那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他手頭雖經營著一個小小的飼養場,可每日三四頭三四頭殺,有多少活豬也要被殺個精光啊。

偏他又不願意丟掉這份大生意,沒辦法,他隻好到別人家去收。

好在他並不怕辛苦,本村沒有,臨村沒有,他便跑更遠的村子去收,走鄉竄戶,本就是他的強項。

頭開始還好,臨近十幾個村子,家裏養豬的不少,隻要他給個好價錢,想收隨時便能收的上來,有時候運氣好,碰上好幾頭肥的,他就一次性全收了,牽回家裏養著,慢慢殺,如此倒也能供應上杏林堂的需用量。

可慢慢的,能收的越來越少,尤其入秋之後,大多數人家都想留著自家的豬,到時宰了好過年。除去特別缺錢的人家,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把自家的好豬賣給他了。

這下可是愁壞了郭屠夫。

杏林堂向來隻要現殺的新鮮肥豬,肉質稍差一點都不肯收,可那好豬是要從小到大精心飼養過才行,飼料豬棚,哪個差了,最後養出的豬,肉質都不算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