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紅倩,宋玉潔,我有個問題不明白,你們給我解釋一下好不好?”黎宏剛剛剛離開,郝漂亮就忽閃著大眼睛說道。
“啊,不明白,郝漂亮同學,你又有什麼問題不明白啊?”黎紅倩問道。
“哦,是這樣的,剛剛黎宏剛同學說,他要去WC更衣。更衣不是應該去更衣室嗎,為什麼更衣要去WC呢,WC不是方便的地方嗎?再說了,他也沒有帶衣服過去,怎麼更衣啊?”郝漂亮認真的問道,這一下就把黎紅倩和宋玉潔又給逗樂了。中華文化的很多用詞,對於郝漂亮來說簡直就像天書一樣,她哪能一下子全弄明白啊!
“哈哈哈,郝漂亮同學,你誤會了,誤會了。黎宏剛說的更衣,用在這個地方就是上廁所方便的意思,哈哈哈!”宋玉潔樂嗬嗬的解釋道。
“Why,更衣是上廁所的意思,為什麼呢,更衣不是換衣服的意思嗎,怎麼變成上廁所的意思了,可以解釋一下嗎?”郝漂亮大惑不解的問道。
“哦,這個啊,是在我們中國古代的時候,一些王公貴族和富貴人家覺得說上廁所太過粗俗,所以就把上廁所委婉的稱為更衣,關於這個還有一個小故事呢。說的是在我們中國曆史上,有錢人家上廁所的時候是要換衣服的,南朝時期有個首富叫石崇,他家裏的廁所修得富麗堂皇,安排了十多個身著豔麗服裝的仕女準備好著甲煎粉、沉香汁、還有新衣服站在門口迎候。家中來了客人,看見這種情景,都不好意思去上廁所。於是首富石崇就率先示範,脫掉身上的衣服進了廁所,方便之後,穿著婢女準備好的新衣服出來,神情中充滿驕傲。當然,這個小故事也隻是傳說而已。把上廁所委婉的稱為更衣,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漢朝時期,距今已經有2200多年了。怎麼樣,這下明白了吧,嗬嗬嗬!”宋玉潔樂嗬嗬的解釋道。
“哇哦,明白了,明白了,中國文化真是太厲害了,上個廁所居然還能稱為更衣,還有這麼有趣的傳說。實話告訴你們,就是把上廁所稱為方便的說法,我都用了好長時間才搞清楚,中國文化太深遠了,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不好學,不好學啊!”郝漂亮表情誇張擺著手說道
“哈哈哈,郝漂亮同學,這才哪兒到哪兒啊,我告訴你吧,我們中國對於上廁所還有很多種的說法,全說出來,你非得迷糊了不行,嗬嗬嗬!”黎紅倩樂嗬嗬的說道。
“還有很多種說法,天哪,我現在已經迷糊了,怎麼會還有其他的說法,還有什麼樣的說法,告訴我吧,免得我不知道,以後再鬧笑話!”郝漂亮滿臉驚愕的說道。
“還有啊,這個方便、更衣你已經知道了。除了這兩個之外,還有兩種,一種通俗的說法叫解手,一種文雅的說法叫出恭。記住了嗎,解手和出恭。”黎紅倩說道。
“解手,出恭,Why,為什麼會叫解手和出恭呢!這個怎麼解釋呢?”郝漂亮大惑不解的問道。
“哦,這個啊,關於解手這個詞呢,也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在我們中國曆史上的明朝初期,因為很多年的戰亂,造成了有些地方人口稀少,於是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讓當時人口眾多的山西省,遷移出一部分居民前往全國各地。但是,當時山西的老百姓在家生活好好的,大部分人都不願意遷移,所以,政府就強行遷移。把很多不願意遷移的人雙手捆起來,用繩子連在一起,押送到全國各地。在押解的路上,由於路途遙遠長途跋涉,路上經常有人要方便,但是雙手都被困著,沒辦法方便啊!隻好向官兵報告說:“老爺,請解手,我要方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隻要說聲:“老爺,解手”,就明白是要方便了。很多人認為解手的說法就是從這裏來的,其實不是,這個也僅僅是民間的傳說罷了。根據我們的曆史專家研究發現,解手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們中國曆史上公元前21世紀的先秦時期,最初的時候不叫解手,叫解溲。解呢,意思就是釋放排泄。而溲呢,指的就是人的小便。後來因為溲和手的發音差不多,就稱為解手了。明白了吧!嗬嗬嗬。”黎紅倩樂嗬嗬的解釋道。學霸不愧為學霸,不僅僅能夠了解民間傳說,就連曆史淵源也能了解的如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