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0所向非向(1 / 3)

最近很多人都勸我學學佛學了,正好一位北京非常有名的心理谘詢師過來開講座,我想,多好呀!就當做是做一次心理按摩吧!於是就欣然前往。

這位北京的心理谘詢師名字叫劉應欽,他在講座中提到了他的祖父,他的祖父是咱們中國非常有名的一位佛學家,名字叫梁漱溟,後來我查過他的資料,他還曾與國家主席毛澤東見過麵呢!

這位心理谘詢師講了很多知識,其中他提到了《金剛經》,金剛經中有一句話叫做:“所相非相,皆是虛妄;若見相之所相,則見如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所看到的現象,其實並不是真的這樣;而如果能夠由表及裏,深層感悟,看到事情的真相,那才是真正的懂得了佛法。

我因為一些家庭方麵的問題,比如經濟了,還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了,覺得煩悶,不知道該怎樣麵對,怎樣解決。

於是就找到了紫砂清茶,她是我接見室的一位同事,我聽說她也信仰佛法。也許她能夠為我指點一下。

她說:“你是身在福中卻不知福的那種人,其實我見你各方麵都好,可是為什麼還有煩惱呢?”

我卻不知如何是好,現在家裏經濟條件這麼困難,我都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唉!紫砂清茶歎了一口氣說:“你呀,還小呢!經曆的事情還少,我也是這樣,當初我嫁給你哥的時候家裏也是一貧如洗,他當時還隻是個事業幹部,可後來慢慢的,就轉成了公務員了,然後我們又辦了養豬場,結果也賺了一筆錢。嗬嗬,慢慢過著過著就好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現在買房子都不用借錢了。嗬嗬。佛教就是這樣,人生來就是有許多的煩惱,但是無論再苦,都要樂著活。這就是佛教的樂觀精神。”

我聽了之後若有所悟,然後回家開始在網上打開《金剛經》來看,慢慢去領悟那裏麵的精神。我找到一篇淨空法師的《金剛經要義》,仔細研讀。

可最後當我靜靜地思索時候,我才感悟到自己的幸福。

我感悟到了母愛,理解了母愛。我聽著毛阿敏的那首《媽媽之愛》,然後看著美麗的演員領著自己可愛的女兒在台上唱歌的時候,我泣不成聲。

因為我對母親的誤解實在是太深太深了。從小的時候媽媽打我的第一次開始,我心裏對母愛隻是一種害怕,一種期待,然後是期待之後的失望和內心的傷害以及怨恨。

其實,不管母愛以何種形式出現,即使是最傷自尊的語言,或者是最受不了的打罵。其實在這些現象的背後,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期待和深深的母愛。

隻是我錯解了這些的含義。卻隻是痛苦的以為自己受到的關愛太少。

試想一下,如果我將來有個女兒,因為我一點不當的教育方式致使她的不理解,然後從此疏遠我,我心裏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而這樣的感受媽媽獨自承受了二十年。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我現在終於理解了阿姨對我說的那句話:“你的媽媽她隻把你當做女兒,卻沒有把你當做朋友。”

我痛哭流涕。

我想到了那次在街上見到的一位媽媽,她的兒子患了很嚴重的病,她在那裏鋪了一張席,旁邊放著佛教的歌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爭相捐款。

我真的不能再想了,越想就越止不住淚水。

懊悔的感覺一直占據著我的心。

然後對於老公,他之前生氣到不能忍受的時候總說出一句:“離婚。”其實那並不是真的想離婚,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背後是那顆崩潰的心和懲罰的意願。

而我卻總在抱怨,抱怨他的大男子主義,抱怨他的懶惰,抱怨他沒有帶給我豐富的物質生活。

其實每個男人都想帶給自己的家人豐富的物質生活,隻是他現在暫時還沒有能力,就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現在是一棵樹,而這棵樹現在卻正處在冬季,落葉凋零的時候。

你想啊,如果一個男人不愛你,他會娶你,會在你對別的男人好的時候為此流淚嗎?會在你隨意說的一句令他感動的話他就止不住淚流,然後騙你說那是打哈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