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正氣歌
書房的書桌後麵那堵牆壁上,掛著一幅字,長有兩尺,寬一尺,紙質已有些發黃,顯然已是有些年頭。
再看上麵的字體,龍飛鳳舞,鐵劃銀勾,每一個字都仿佛要衝破紙麵,躍然而出,充滿了一股雄渾而澎湃的氣勢。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張橫喃喃地念了起來,眼眸卻是驟然暴縮:“正氣歌,這是文天祥的正氣歌,而且,還是文天祥的親筆所書。”
張橫真的被震憾了。
他在這幅字的最後落款處,看到了文天祥三個字。
不僅如此,在天巫之眼的視野中,張橫更是看到了一幕讓他心頭無比震憾的情形。
隻見,這卷正氣歌上的每一個字,都散發著淡藍色的光芒,閃爍跳躍,灼人眼目,仿佛這卷字上的每一個字,都如同是一粒星辰一樣,閃爍著刺目的強光。
“天啊,這是件法器,是玄門儒家的法器。”
張橫心頭一震,神情變得難以喻意的古怪:“而且,還是當年文天祥這位奇人親手所書的儒家玄門珍品。”
得到淨禪大師的那本手抄的玄門秘聞,如今的張橫對玄門的一些事情也是有所了解。
玄門百家,無論是佛家,道家陰陽家,都是其中一支,當然,被世人最熟知的自然就是儒家。
因為玄門百家,隻有儒家是被最推崇的,曾做為無數朝代的教化和禮儀之本。甚至如今傳承下來的中國文化,也是以儒家為主。
因此,在曆史的長河中,被世人所熟知的儒家諸子也是人們最能耳熟能詳。
當然,世人們所說的儒家大儒,與玄門中的儒家修練者又是有所不同。不過,能被世人所熟知,在這世上可以留下名姓的大儒,其實都是儒家中的玄門修練者。
張橫以前也是喜歡文天祥的詩詞,尤其是文天祥的歎零丁洋以及正氣歌,更是從小就會背誦。
他喜歡正氣歌中的那股浩然正氣,也佩服文天祥那不屈不撓的一身傲骨。
隻是,張橫做夢也沒有想到,今天竟然在韓冰蕾父親的書房裏,看到了當年文天祥親手所書的正氣歌。
也許,張橫以前並沒有見識過文天祥的字跡,更談不上對字畫的鑒定知識。
但是,看到眼前的這卷字,張橫卻可以一眼就認定這是文天祥的真跡。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這卷字上散發的那股浩然正氣,以及它所蘊含的靈光。
這是一件儒家的法器,隻有玄門儒家中的真正大儒,才能寫出這樣的字來。
在玄門秘聞中,就記載了文天祥的來曆。
文天祥雖然被元朝韃子所虜,最後死在元人的牢中。但是,他本人卻是位了不起的玄門修練者。
並且,玄門秘聞中也提到了一件事,文天祥在獄中,曾寫下一卷正氣歌的五言古詩,是盡其畢生功力,溶入了他所有的修為所寫。
因此,他所寫的那卷正氣歌,已是屬於法器的範疇。
更是因為那一卷正氣歌,蘊含了文天祥的道德修養,人生品格,所以,那一首正氣歌,任何後人想模仿,也隻能仿其形,卻絕對達不到他的精髓。
甚至文天祥本人寫出這一卷正氣歌後,要想再寫同樣的一份,也是絕無可能。
因為,那一卷正氣歌的完成,傾注了他畢生的感悟和力量,寫完這一卷正氣歌後,他的力量已完全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