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惰,合格的父親必定是一位嚴父,這句話本沒有錯。可是對自幼失去母親的小秋而言,徐鐵匠除了嚴父該有的風範外,夜半無人時,也偶爾露出母親般慈祥溫暖的一麵。
小時候,小秋自己身子骨虛,也因此常被人嬉笑成藥罐子,村子裏別家大人都說,他是短命相。可徐鐵匠不信,反而為他的事情常不給別人好臉色看。
徐鐵匠的性格孤僻,由此也注定了一家人除了生意外很少跟村民來往。可小秋記得,在自己5歲那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害得自尊心極強的父親,跑便了村裏村外,硬是在瑟人冬日的午夜,跪在村北林郎中家門口磕頭求救。
那次,是小秋唯一一次看到父親流淚。
漸漸長大,小秋越發的懂事,家裏本就靠著打鐵為生,小秋也跟父親講過,要他教會自己手藝。可每一次提出請求,換來的不是自己期盼中的誇讚,而是一頓頓責罵與毒打。
一次次看著哥哥拉風箱,於火爐裏打造出的兵刃,父親總撫須大笑說:“不愧是我的兒子,是我的種!”那時,小秋不住的想:那自己呢,那自己又算什麼?他那時隻能在心底呐喊:“我也可以,我也是您的兒子啊!”
長大了,卻沒有再從父親那裏得到,哪怕一次的溫暖,小秋猜想,父親可能已經嫌棄他是個累贅、是包袱。可這些能怨得了誰,埋怨父親不理會他這個藥罐子?
三年前,感覺生而無趣的小秋,無意中遇到那位改變了他一生際遇的男人,那位風流蕭颯的師父,教他本領,教他打鐵。為了證明自己,為了看見父親再一次對自己微笑。他沒日沒夜的練習。幸不辱命,短短一年時間,他就在鍛造上遠超自己的父親。更展示了自己在鑄劍上無與倫比的天賦!
而那之後,小秋忍著激動喜悅的心情,翻遍附近的崇山峻嶺,斬荊棘、越河流。偷偷搜集了無數的瑰寶,為的就是要打出一柄神兵。一柄可以證明自己的神兵!
在一個月前,他終於搜集完畢,終於能夠打造出證明自己的兵刃,可那時,朝廷裏卻來人了……
說他們要征兵——征集上戰場,十死無生的炮灰!
在以前,小秋就知道,他們徐家本來有三個兒子,那個自己素未謀麵的大哥,就是小秋在娘胎裏時被硬拉去上戰場慘死的。
而現在,他們徐家又要再次麵臨抉擇,至於會選誰?似乎也不用說了吧!
自那次後,感受到自己二哥如往常般生活,父親照樣打鐵的模樣,那時候,小秋的就心涼了。因為,他猜到了那個結局,即使他萬般不願,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幸好,他小秋沒有蠢到信奉什麼夙願的安排,這一點也是他可以慶幸的,因為那個高高在上的師父,除了教會了他本領外,也教會了他一條準則——人,要為自己活著!
對,活著,為自己活著!
自那時起,小秋就一直默默對自己說。至於親人,對於那個想將自己性命送出的冷血父親,他還能抱著丁點奢望嗎?
今晚鑄造的別離,除了剛剛項羽的那番解釋外,也隱含了這個意思,小秋想等這一柄劍鑄成,就將他無條件贈給父親,這柄別離劍也就是所謂的“斷情劍”——徹底斷絕,他小秋與那姓徐的,十幾年來的養育之恩!
“不管你是誰,我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你走吧盜寶賊,今晚,我可以饒你一命!”小秋言辭有些閃爍,他撇過頭去,慢慢收回了對著項羽的別離劍。
小秋背過了身子,不再對項羽多說一句。一眼望去,那背影更飽含了一種,無法說清道明的蕭索之意。
都說兒行千裏母擔憂,可是他小秋沒有母親,就連父親,那唯一能讓他飽嚐溫暖的親人,也狠心腸的將他給拋棄了。
“沒曾想,我項羽居然要一個孩子饒命,真是越活越回頭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