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誰是凶手(1 / 2)

第四環,“公交車殺人案”,徐秋在公交車上,被逼讓座與人,結果性格本身就比較衝的她和人發生爭執,直接掏出槍。正常來說,一般人見到槍都會害怕,但與徐秋爭執的人自認為年齡大見過世麵,嘲笑徐秋拿的是假槍,這句話直接激怒了徐秋,衝動下殺死兩人,重傷十人,最後跳窗逃走。

想到還有剩下的兩個連環殺人案,特比別是公交車上所發生的槍殺案,曾舜越想越心驚,越來越不安。

最後,出於警察的職責,以及對佳憂的私心,他將其約出想勸佳憂自首。

佳憂和曾舜見麵,聽到曾舜說起這些東西,反問他有沒想過,複國明是寫小說中毒,並且已經發現了倆人的倪端,所以故意製造假象,透露錯誤信息,讓曾舜懷疑她是為了阻止他們兩在一起。

所以在這一切都是騙他的,根本不存在複國明說的那些事情。

與此同時,鑒定人員在住所內發現一個男人的腳印,首先的排查範圍就是這片區域內與這家人有過矛盾的住戶,後經過驗證,發現腳印大小正好是複國明的,並且作案後的鞋子在樓下垃圾桶內被找到。

隨後警方在複國明家裏搜出了他正在寫的小說,也就是曾舜幫忙帶資料的那本,裏麵所有的案子都與最近發生的幾乎一致,警方懷疑複國明是沉迷寫小說導致分不清現實和虛幻,甚至有可能是想實踐作案來給小說真實感,於是將自己帶入了犯罪的道路。

警方隨後在小區的監控錄像中發現,複國明曾經到過爆炸住戶的家裏。

而後對比在屋內發現的第六者的指紋,與複國明指紋別無二致,警方傳訊複國明,複國明在審訊過程中選擇了沉默,不說一言。

佳憂很傷心曾舜的不信任,並且複國明也陷入案中無法脫身,傷心至極的她準備出國進修。

曾舜來到看守所探望複國明,並且提起了佳憂的事情卻發現了複國明提到佳憂時眼神的變化,那個眼神和徐秋在“公交車殺人案”中被監控所拍到的的眼神幾乎一模一樣。

最終佳憂出國,複國明依舊零口供,證據不足也無法破案,案件陷入僵持中。曾舜則陷入到懷疑自我的困境,不知道真相是什麼樣,究竟誰在說謊,導致後來的工作頻頻出錯,最終停職在家,死者麵目可怖的屍體以及佳憂臨走時的眼神對他而言,可謂曆曆在目,好友也因此陷入困局,愧疚和從未有過的不自信圍繞了他。

曾舜選擇了用酒精來迷惑自己終日醉酒,甚至有些精神錯亂。

“事情就是這樣。”曾晴對著還陷入故事中未緩過神來的晏染聳聳肩,語氣有些惆悵地說道。

此時,透過咖啡廳的落地窗往外看,夜幕已經悄悄降臨,就連咖啡廳裏的客人也隻剩下淩淩散散的幾許。

晏染低頭沉默了良久,複雜的神色被掩蓋在燈光所找不到的陰影下,最後深深地歎了口氣抬頭開口道:“謝謝你提供的情況,雖然事情聽上去仍然很複雜,但我還是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