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桶金(2 / 2)

聽到這個蘇明月倒是跑過來了,說:“山楂糖雪球非常好吃,外皮上的甜甜的糖溶入山楂的酸,酸甜適度,十分誘人。看起來“白裏透紅”很漂亮。口感要比傳統糖葫蘆柔軟、細膩。”

“對。明月也吃過,昨天我剛做的。”

胡叔皺皺眉,正糾結中,室內卻傳來一聲輕咳聲。心中有些驚訝,卻仍然笑著說:“好,青玉丫頭,我答應你。”

單純的青玉倒沒往這裏想去,隻是喜笑顏開,說:“條件是,山楂一定要從我們這裏買。”

談了一番話,以山楂每斤三十文錢的價格賣了出去。

她們剛走,胡叔就半低下頭迎接從室內走出的男子,一身幹淨的白袍將他的清冷之氣顯示得淋漓盡致,除了蘇涼,大概沒有人能穿出這般氣質了吧?

拿到錢,青玉便將錢分了,誌康就帶著她們在集市裏小鎮裏轉轉。

小鎮跟電視上所演的一樣,但是重在參與嘛!

青玉邊走邊瞧,小販們的貨物真是古色古香,用絲綢織的傘,用竹子做的小人兒,用木頭雕成的茶具。令人愛不釋手,青玉統統都給買回家去,囊中羞澀。

誌康又帶著她們到鎮子上瞧瞧,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牆。一片有一片整齊有序的瓦片在木頭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著,既不單調又不乏味。一種簡單明了的感覺湧上心頭。

這種美:是一種特色美,木梁橫七豎八地擺列著,接頭處的一個個惟妙惟俏的龍頭,寓意一個人像龍一樣飛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圖案,令人賞心悅目。什麼龍飛鳳舞山清水秀……聽著名字都使人舒心。

可是青玉卻發現,這裏似乎沒有插花這類東西。

逛街肯定是要買東西吃東西的,除了明月外一人買了一個包子吃,青玉和桃花又買了些包子包起來打算拿回家讓家裏人嚐嚐。又去繡坊替小姑和娘交繡品賣了錢,就讓誌康拿著,因為她害怕自己一個忘記就給花了。

將繡坊裏的布頭以四文錢買了下來,打算顏色暗的用來納鞋底,顏色豔麗的做簪花絹花之類的。

誌康倒是沒問,隻是挑挑眉。

蘇明月倒是有些不耐煩了,她對繡這個字就討厭,見到繡坊就打死都不進去,甚至說自己先走,還是桃花及時拉住她,勸了半天才在門口停下。

幾人又去買了些肉,令青玉驚奇的是這個時代已經有人想出豬下水的做法,她將骨頭全買了,又去買了串糖葫蘆拿回去‘賞賜’給小哲。

隻是奇怪,蘇明月一路上什麼都沒買,整個人都病怏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