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古人(二)(1 / 2)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歸蝶在這個時空也呆了很久了,以前因為興致缺缺,所以隻知道一些二門裏麵的閨閣事,後來近一段時間由於有了新的追求,所以難免會主動去了解一些大門以外的男兒事。

簡單來說這個時空是一道水果拚盤,用的是唐朝鼎盛時候的華麗盤子,上麵盛滿了各種和盛唐氣象有所出入的水果塊兒。從日常生活和社會風氣看來貌似介於初唐向盛唐轉型,但是國之大統卻與她所掌握的微薄的曆史知識相差極大,而且既有超前也有落後。

最讓她難以置信的一點就是這裏朝代名稱,為隋,皇姓為楊,至今已曆四世;地名行政機構的名稱也是時代混雜著的,且兩京並行,一為長安,一為洛陽;而最讓她懷疑高祖皇帝智商的就是像漢初那樣廣建封國,將自己的八個兄弟分在八個不同的地方,授民授疆土,並使爵位世襲罔替,以拱衛王室,又將八位或驍勇善戰,或治國有道的八位權臣授予王公爵位,在長安賜予世襲罔替王府,丹書鐵券,嫡長子永享王公爵位,餘子亦許世卿世祿——而她的父親赫連勇和這位靖穆公就是那八位開國功臣之後,隻不過他們赫連家是手握兵權武將,而他們陸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

這位開國帝王的封賞無疑是極端優厚的,在看過那麼多狡兔死良狗烹,獵鳥盡良弓藏的帝王傳記後,這位帝王的做法無疑是苦澀辛辣滋味裏的一味清甜,足以讓心月和這些功臣們心生感動。但是這種過度放縱甚至有意培養臣下勢力的舉動卻也實在稱不上明智,至少按照高中課本上的史觀來看這不利於中央集權和統治秩序的穩定,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高祖的恩德終於在曆經四代之後被這些功臣的後代遺忘殆盡,這些臣子的後代時刻叫囂著,以獲取更大的權利和財富,而也就是因此,當朝天子才經曆了清君側和逼宮這兩場磨難,而清君側的發起者之一就是這位靖穆公。

歸蝶輕輕挑起簾子,一抬眼就看見一扇極富麗堂皇的垂花門,梁頭雕著藍白的流雲的紋飾,垂吊其下的是兩隻柱子上半部分用朱紅色的漆漆著,上麵用藍色綠色畫著山水花鳥,尾巴那裏落著兩隻刷著金粉含苞待放的蓮花,連接其間的是繪著蘇氏彩繪,畫著歲寒三友層疊的額枋,額枋下透雕著金燦燦的福祿壽喜的掛落。雖然金碧輝煌,但是和後世她在故宮裏看見的那些還是差得遠呢。

後簷柱之間是八扇黃花梨木黑漆金螺鈿的屏門,轉過去,前殿的紛紛擾擾瞬間迎麵撲來。在回廊上行了一段距離,那喧囂便越發勝了,歸蝶謹慎的把挑簾子的手微微放得低一些,隻是從簾子與車窗的縫隙間瞧過去,隻見一群男人站在一座氣度宏偉的大殿外頭,三五成群。

打量著他們的衣著大概就可以知道他們的身份:錦袍繡服,得意洋洋,不斷攀比配飾用度的,大抵都是些王孫公子;而服飾周正恪守禮法,或惴惴,或諂媚,或義憤填膺的大概就是同朝的臣子;而那些衣料隻是中上,但所繡的花式紛繁複雜的大概是些商賈大家。而這之中又有一群人明顯和他們區分開來,他們穿著綠色和白色的衣裳,在人群中穿梭,矜著笑容,說著應承的話——那些是所謂的靖穆公府裏和端國公府裏幫閑、清客或者是幕僚。

歸蝶於是記起那日書房先生憤恨的嗟歎的話:“端國公假清君側之由,實僭天子之職,倒行逆施,複昔日丞相開府輔政之製,公然結黨營私,以致如今禮崩樂壞,陰陽顛倒。實在有辱祖宗斯文,真乃吾為朝綱之蛀蟲,萬民之大害……”

歸蝶於此頗不以為然,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他不過是想占據更多的資源而已——封建社會的生產力也就那樣,社會總資產也就那麼多,你多占據一點我占據的就少了,更何況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王侯將相原無種焉,他這樣做原本無可厚非。況且這個男人著實是長袖善舞的很……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曆史裏,也有很多次臣子因為圖謀不軌而和中央政府發生過戰爭的,但是大多就一局定勝負了,像這樣之後長長久久沒完沒了的打來打去,到最後兩方還能並存並且相安無事的,似乎也就這一家了。

所以雖然一點都不喜歡,但是卻也不得不讚許,這個老男人實在是精明聰慧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