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不愧是民間奇人,這些東西老夫聽都沒聽過。”
林青微微一笑,這些東西他要是聽過那才是奇了怪了。
朱元璋頓了頓,說道:“小兄弟,這張圖紙可否給我?”
林青一愣,很大方的塞給他,笑道:“有何不可。這又不是什麼寶貝。”
朱元璋結果圖紙,很是珍惜的收好,對他說道:“世人看你發明的香皂,都以為你隻會奇淫巧計,就不知小兄弟你對治國了解多少?”
“怎麼又提治國啊,煩不煩啊。”林青眉頭一皺,在心裏腹誹。道:“老丈,就別提治國了,小子那隻是紙上談兵,口說無憑,隨口說說罷了。要想治國,還是需要去民間看看。”
朱元璋驚訝一聲,去民間看看這倒是和自己的理念不謀而合啊。隨即他便來了興趣。
“那小兄弟你說的去民間看看是什麼意思?”
林青擺了擺手,這老丈湯也喝了,聊也聊了,都這麼長時間了怎麼還不回呢?隻感到朱元璋越聊越開心了。
林青無奈搖頭,算了看他年紀這麼大,就當是陪自家爺爺談話好了。
“老丈,你可知今年收成多少?”
林青問道。
老朱不假思索的回答:“洪武三十年,畝產千斤”
林青一愣,接著問道:“那你可知二十年前多少收成?”
老朱想了想,說道:“洪武十年,畝產三百斤。”
說罷,老朱便疑惑了,他問這個有何用,和治國有關係嗎?
“看,小子隻會嘴上說說,但陛下才會真正的治國。二十年前,一戶農家七八口人,種地百八十畝,有糧有果有蔬菜,但忙碌一年,種植兩季,卻勉強果腹,若偶遇天災人禍,便會排著隊投河或者上山,免得連累家人。老丈,你可知那些糧食去了哪裏?”
朱元璋回答道:“大多集中在世家門閥手中。”
“那便是了。陛下有大德,先將我們從元人手中解放,有變法,將天下土地收公,世家門閥不得占有土地,後又劃分,丁男二十畝良田。一家算起來就有百畝良田。又讓工部建設全國水利,旱季開閘,雨季泄洪,這樣一來,人們安居樂業,自然也不怕什麼天災橫禍了。在我看來,人民安居樂業,便是治國上策,如此,治國的法子陛下比我懂得多,又何必來尋我呢。”
朱元璋被這個莫名的馬匹拍的一愣一愣的,最主要的是麵前之人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在暗爽裏朱元璋也暗暗點頭,謙卑自恭,不驕不橫。
更重要的是這眼裏,實在是遠非常人。
“哈哈哈哈,小子說的不錯。但為何一旦爆發天災,還是會有天災呢?”
林青眉頭一皺,將道:“老丈,這個問題···”
朱元璋看出了林青的難堪,很明顯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便擺擺手,和藹的笑道:“沒事,你說你的。今日就雜倆聊聊。”
“好吧···”林青眉頭一鬆,緩緩道:“陛下雖有大德,這些年來大明人口也翻了幾番,但人多了,耗糧自然不少。而除了人口的問題外,還有打仗,練兵,囤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些土地被士族門閥又買了回去,成為了地主。這些年來戰亂不斷,國庫空虛,一旦遇到災情,那些門閥士族不願放糧,便會造成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