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朱元璋回想了一下林青剛才說的話,提問道:“為何你要提倡土地公有製?”
林青答道:“士族門閥擁有的底氣無非兩點,一個是朝中有人,一個是家中有糧。俗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裏不忙,這些士族門閥存在多年,手底下的土地不知道擁有多少。在他們的地盤,就像是一個個土皇帝一樣,壓榨著農民的心血。”
林青抬頭瞅了瞅老朱,發現狀態還行,就繼續說道:“陛下,曾記得草民給你提過的為何災年還會有饑荒出現?便是因為他們的原因。士族門閥壟斷著土地,一方麵購買農民的土地,一方麵又將土地轉租給農民,每年農民不僅要上交國家的稅賦,還有他們士族門閥的稅賦。長久以來,士族們的餘糧越來越大,而農民卻越來越清貧。豐年還看不出什麼,但到了災年,便會形成饑荒···”
頓了頓,林青接著說道:“若土地公有製,便會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士族門閥沒有了土地,便等於斷去一條手臂,國家統一將土地租憑給農民,士族們便沒了可乘之機。”
“如此長久以來,農民們有了餘糧,遇到了災年也不會在形成饑荒···”
老朱沉默片刻,說道:“嗯···你接著說。”
“先斷了士族門閥的財路,再開辦私塾大學,斷他們的底氣。”
“草民剛說了,士族門閥們的實力來源無非兩點,一是靠山二是土地。而為何他們敢明目張膽的侵占土地呢,就是因為他們在朝中有人。陛下,恕草民直言,科舉製是有很大問題的。”
朱元璋一愣,疑惑不已,科舉製是流傳數百年,永恒不變的結果,從未出現過問題,為何林青會說有大問題呢?
“那朕倒要聽聽是何問題了。”
“陛下願意聽,那草民自然知無不言。陛下,草民想問,朝中大臣有幾個是像草民一樣的底層人民?”
朱元璋眼睛一亮,若有所思道:“為數不多···”
“那便是了。雖說科舉製給那些士子們一個跳龍門的機會,但家事清貧的他們,始終是比不得那些士族門閥的。草民舉個例子,士子甲普通人,經曆院試,鄉試,會試,再參加殿試。一層一層的選拔下來,一個年輕小夥也成了個暮年老人。而士子乙,來自士族門閥,有著和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待遇,他們能吃著最好的飯,最好的菜,看著最新的資料,請最好的老師,先天的起.點就和別人不同。我想問,陛下,這科舉真的公平嗎?”
“而且,陛下。古人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些士子為了鯉魚躍龍門,一心都撲在八股文中,死讀書,讀死書。就算是真的依靠八股文錄取,真的有用嗎?”
朱元璋:“···”
“所以,陛下,草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開辦學院,分為四層,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小學初中由國家出錢補助,先掃清文盲,普及文字。然後在高中設立六部,除了必要的八股文外,還需學習體育,經商,禮樂,數術,以及匠術。以求所有的士子都能德智體美全麵發展。而在大學,則類似與現在的殿試,由國家統一出題,統一考試,考完後進入大學,充作預備人才,等大學上完,考試合格,直接進入朝廷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