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銀行與經商(1 / 2)

“林青,土地公有製也就罷了,你可知道設立學堂私塾要花費多少銀兩?”

朱元璋皺眉問道。

林青微微一笑:“陛下,這就是草民為何要鼓勵經商的原因了。”

“哦?你說說看。”

林青點頭,說道:“士農工商,是陛下您設立的四個等級,也因為陛下您的原因,世人皆不重視商人,但陛下,商人並沒有那麼簡單,不知陛下您聽過一句話沒?叫做商場如戰場。”

見到朱元璋搖頭,林青繼續往下說:“草民給陛下打個比方,如果全國的糧食產業都集中在一個商人手裏,那麼一旦打仗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呢?”

朱元璋臉色一皺,凝重道:“那麼國家不論要做什麼,都要看那些商人的臉色了。這也是朕將這些商人劃為最低等級的原因。”

林青打了個響指:“沒錯,國之根本萬萬不能掌握在商人手中,但如果那些商人的命脈掌握在陛下您的手中呢?”

“是那個什麼銀行?”老朱問道。

林青打了個響指,說道:“沒錯,國家開設銀行,統一貨幣,發布寶鈔···”

林青剛說完,老朱就一臉憂色,拿出一張寶鈔對林青說道:“朕還當你是何想法,你當朕沒想過發售寶鈔嗎?”

林青一愣,看著老朱掏出來的麵額五百文大明寶鈔就樂了。

老朱是個奇人,先不說他如何白手起家,就說他當上皇帝後做的事吧,有些事著實是做的比較混蛋。

錦衣衛就不說了,世人皆知,但這大明寶鈔,就是老朱的另一樁黑曆史了。

當初大明建國後,老朱就向元朝一樣推廣紙幣,洪武八年,第一套大明寶鈔就正式出世,其上有一貫,五百文等數額,要是按道理說,發行紙幣算是社會進步的一部分,但是老朱忘了一件事。

發布紙幣,是需要儲蓄金的。

通俗來說,你出售一張寶鈔,倉庫裏就需要一錠金子,這樣紙幣才不會貶值,但是老朱那時候目不識丁,哪裏會有這些概念,腦子裏壓根不懂得什麼叫“儲備金”

而且老朱還印寶鈔印上了癮,每年都要發行數百萬錠。

到了洪武三十年,也就是今年,一兩紋銀可以購買四石米,而用寶鈔,則需要十貫。

這也是為啥林青結賬都用紋銀,而不用寶鈔的原因。

一兩紋銀能夠解決的事,寶鈔要厚厚一遝。

“陛下,寶鈔貶值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國庫空虛。但我大明地大物博,這些錢都去哪了呢?”

林青笑了笑,說道:“都在哪些商人手中。陛下,草民對這方麵的建議隻有一點,就是設立儲戶製度。隻要陛下您發布個法令,讓哪些商人都自覺的將銀兩存入國庫,然後每年按照製度給利息。這樣一來,大明寶鈔就不會貶值,國庫也不再空虛。”

老朱一愣,怒道:“哼,那些奸商,他們不僅私藏銀兩,難道還要朕給他們利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