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時間到!”
朱允文作為主辦方,自然是無需參加比賽。他看到一炷香燒完後,便舉手宣布了。
很快,眾人都停下了筆,將麵前的宣紙遞交給了朱允文。
“黃老師,您乃是翰林院學士,不如就來當評委如何?”
說罷,朱允文又看向朱棣:“皇叔,你···”
朱棣沒說話,點點頭應下了。
嗯,評委選完了,自然就要看眾人的作品了。
第一個呈上來的便是齊泰的,隻見他謙虛的笑笑,然後遞交給黃子澄。
黃子澄看了一眼,眼前一亮:“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但輕聲朗讀完,黃子澄有些不解:“齊大人,這首詩···好像不是你做的吧。”
齊泰微微一笑,竟然承認了:“當然不是我做的,隻有那一炷香的時間,怎夠寫一首詩呢。而且,規則也沒說一定要寫自己的啊。”
“額···這···”
黃子澄一愣,好像···的確是這樣的沒錯。當初朱棣說規則的時候也沒說要寫自己的,寫前人做過的好似也沒什麼問題。
“嘿嘿···其實我們也是···”
見到齊泰大大方方的承認,一些高官都尷尬的撓撓頭,站了出來承認了。
的確,若不是那種學富五車的人,怎麼可能在一炷香時間內寫出一首詩呢。他們這樣的鑽空子,與其後麵被人抓著不如大大方方承認算了。
本來這個就不是一個正式的比賽嘛。
不過,這樣取巧的方法還是有人沒做的。例如黃子澄、朱棣就不屑幹這種事情。
這些鑽空子的,也就沒了比試的意義。黃子澄將這些刨除掉後,自己麵前隻剩下了七八張,於是他便拿起來慢慢看到。
“哦?這張是燕王大人的?”
黃子澄輕聲讀到:“白月為霜,霓霞為裳。元宵佳節,歡聚一堂。”
說實話,這詩句一讀完,黃子澄就不免的有些輕視起來。這果然很朱棣啊。果然沒什麼出彩的地方。還什麼歡聚一堂,你眼睛瞎了才說出這種話啊···
不過想歸想,黃子澄還是不鹹不淡的恭維了兩句,又拿起了下一張。
“這一張是方大人的?”
方孝孺聽了輕輕的一笑,謙虛的點點頭。
“火樹綴銀花,抽枝成雲霞。眾望宇域裏,心原綻彩葩。”
“好詩啊!”
黃子澄一讀完這個,雙眼便是一亮,不由的讚歎道:“不愧是方大人,這首詩果真不錯,厲害厲害啊!”
方孝孺哈哈一笑,謙虛的摸了一把胡子,說道:“黃大人謬讚了。這還有這麼多首詩呢,說不定會有更好的詩句。”
“嗯,說的也是。”朱棣撓撓頭,拿過一張紙說道:“黃大人剛才都說了兩張了,接下來就該本王了。
“唔···這麼巧,是黃大人的啊。”
他拿過來,讀到:“千家燈影紅,盛世呈繁榮。暖暖微風拂,滿街簇芳容。不錯不錯,黃大人這首詩也相當的出彩啊。”
“嗬嗬,哪裏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