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79章 主力之爭(1 / 2)

沒有人想到肖樂的回答會是這個,相對於王傅城的回答,他的這個答案顯得太過於隨意,也太不正式了。

如果他像張秀傑那樣成為主力球員無望,自然沒有人關心他的答案是什麼。但現在,他和王傅城就是籃球隊的兩根標杆,尤其是像徐暢這樣的替補隊員,他們都把肖樂看做是率領自己挑戰主力隊員的領頭人。

徐暢甚至急得輕聲地叫了出來。

但楊偉銘卻笑了起來,唯一的一次,他沒有做出評價,而是讓肖樂回到隊伍中去。

“老實說,我很怕聽不到這樣的答案。”他搖著頭說道。“但你們終究沒有讓我失望。”

人們都有些不解,但他馬上就說開了。

“你們也許會感到困惑,楊指導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的理由不夠好?難道我的夢想沒有意義?”他用力地擺了擺手,像是要把這樣的想法從他們的心裏徹底趕走。“不,不是這樣的。但我總希望年輕人們能夠拋開那些繁雜的東西,去追求最根本的東西——籃球帶給你們的快樂。冠軍,榮譽,團隊,這些都是很好的目標,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努力;成為職業球員,賺很多很多的錢?也很不錯,能夠用愛好來賺錢本身就是很棒的事情;找到女朋友,當然嘍,為什麼不呢?打籃球的人本來就是最帥氣的,憑什麼這就不能作為一條理由?可是你們最初拿起籃球的理由是什麼?難道不是快樂嗎?難道不是因為這項運動帶給你們的成就感,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他一個個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這些年輕人,他們其實同東方男籃青年隊的那些年輕人幾乎一般大,但他們無疑幸運得多,同樣是擁有籃球天賦的青年人,他們的人生比那些從小就進行專業化訓練的運動員們完整得多。也正是因為這樣,楊偉銘不願意把他們變成如同那些人一樣,人生中隻有一種東西,隻有一種經曆。

楊偉銘其實是個很西化的人,他對於華夏舉國培養少數體育精英的做法從來都不讚同,他更讚賞那種將運動植根於群眾,從群眾中發掘體育尖子的做法。

舉國培養幾個精英,當然效果好見效快,但對於那些被培養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幸福的事情。許多人從小就一直隻會做一件事情,如果他幸運地從全國幾百甚至上千名同樣的尖子中脫穎而出,那他或許會收獲到別人羨慕的目光,收獲到榮譽、金錢和所有從小被教練所灌輸的那些東西。

但更多的人卻隻能默默無聞地老去,運動性的損傷是家常便飯,而他們卻往往因為從小到大便一直隻知道訓練訓練,甚至很少進行最基本的文理知識的學習,因此而缺乏必要的知識和閱曆成為難以融入社會的一群人。幸運而又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人或許能夠學一些東西,轉去做其他行業或者是成為一名教練,但也有很多人就此潦倒下去。

即便是那些曾經獲得過一些榮譽的人,因為缺乏經營的頭腦和手段,在衰老後也很容易陷入困頓當中。

楊偉銘推崇的是那種將運動植根於群眾的做法。你可以是一個籃球天才,但你同樣要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接受基本的教育,獲取必備的知識,隻不過,你比別人多一些基礎訓練,多一些比賽的機會而已。當你逐漸成長起來,真正被證明具備了某種潛力,並且也願意往這個方向發展,才轉而接受專業的體育訓練。

他相信真正的天才從不是因為比別人在更小的時候進行了更多的訓練而成為天才,也不相信那種原始而又抹殺創造力的訓練模式能夠創造出真正的天才。他見過許多被父母強逼著早早走上訓練場的孩子,或許他們一開始時對於那樣事物是喜愛的,但接下來的十幾年裏,家長和老師將成功地把它變成他們的夢魘。

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也沒有機會真正用上它們。

在江海東方男籃的青年隊他沒有辦法推行自己的理念,那些孩子已經定型了,他們今生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訓練和實戰中不斷提高自己,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球員,甚至是成為一名球星。

但現在他眼前的這些孩子,他們應該享受籃球所帶來的快樂。

就像那個名為肖樂的球員所說,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將成為他們一生中最好的回憶。

但這樣的理念是無法用語言灌輸給他們的,他決定在訓練和實戰中讓他們體會到這一點,而這也是高業所希望看到的東西。

於是他隻是簡單地告訴他們,今後江海大學籃球隊的精神將是:盡情享受籃球的樂趣。

暫時還沒有人能理解這一點,包括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