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273章 民間公益(1 / 3)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不太明白肖樂的意思。

“我們會嚴格按照規章製度來辦事……”還是聚善愛心基金會的負責人說道。

“我來問你們吧。”肖樂說道。“第一個問題,你們的賬目明細會對捐贈人完全公開嗎?發生在你們組織裏的每一分錢都能說清楚去處嗎?”

“我們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個明細,做了些什麼事情,發生了些什麼費用,分門別類的歸納好……”

“那就是沒有了?”肖樂問道。

沒有人回答。

理論上這應該是必須的,但做過這些事情就知道,公開賬目給捐贈人,有時候就是一場災難。

比如說,做愛心工作晚了,要不要所有工作人員一起吃個飯?那是吃最便宜的盒飯,吃路邊攤,還是到稍微好一點的館子去慰勞一下大家?

出去跑,是開車、坐公交車,乘地鐵還是打車?一般情況下當然可以盡量坐公交車,但有急事呢?時間太晚坐不到公交車了呢?怎麼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

買東西,價錢總是有貴有便宜的,怎麼保證每一次買到的都是最好最便宜的?

除了純粹隻存在於網絡的虛擬組織,稍微正規的一點點的公益組織也要有個辦公處所,房租水電電話費這些東西按什麼標準開支?

誌願者辛苦了一年到頭,要不要給點慰問和表示?

但大部分時候捐贈人是不理解這些的,愛心人士,做慈善事業這些東西,天然地就把道德的枷鎖拷在了他們頭上,你做慈善事業還要打車?你還上館子?年底還要表示?

不會花自己的錢嗎?

可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憑著一腔熱情就既出錢又出力,把自己的人生真的全部陷進去。

墊錢,一次兩次可以,每次都這樣,即便是本人沒有想法,他的家人也不會支持他們長期做下去。

很少有人能夠承擔這樣的代價。

“第二個問題,你們的優勢在什麼地方?”

“我們比紅會那些大的公益組織反應更迅速,更靈活,更有熱情……還有我們對於援助對象的幫助也會更到位……我們沒錢,所以我們會更加慎重和理性的使用每一分錢。”拚拚湊湊出了答案。

其實他們平時裏籌款時能夠說的話很多,但肖樂和王直都是業內人士,某種程度上說,以往那些略帶誇張的說辭在他們麵前隻會有反作用。

“那第三個問題,你們認為自己的劣勢,或者說麵臨的困難是什麼?”

自爆家醜之後還能拿到捐款嗎?

她們相互之間都有些遲疑。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籌款難。”

“還有呢?”肖樂問道。

“沒有合法的身份。”

“還有呢?”肖樂繼續追問著。

又沉默了。

很多東西不能講,一講,她們這種民間公益組織存在的根基都沒有了。

“這樣吧。”肖樂微微歎了一口氣。這些人能夠在兩千年就有抽身來做公益事業的心思,在肖樂看來是很值得欽佩的,但正是因為這樣,他更加希望她們的善心能夠結出善果。

前世記憶中並不乏借著慈善名義籌款拉工程撈錢最終被告上法庭的人,但更多的卻是在幫助了許多人之後,自己陷入困境卻沒有人幫助的事情。

肖樂至今記得自己曾經聽到過的一句話:“有下輩子的話,我再也不幹這個事情了。”

那是個草根助殘組織的負責人說的話,她收養了八個天生有殘疾被遺棄的孩子,但隨著新聞的淡化,募捐變得越來越難,她不但花光了自己和老公的工資收入,還向親戚朋友借了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