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與山之間,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江水從市區流過。遠遠望去,江麵上有竹排在移動,不時還可以看到遊船在穿行。走到近處,你還可以透過水麵看到江底的鵝卵石,水真清,你就是美麗的漓江嗎?
這山,這水,是最自然的美。
象鼻山是在市中心的山,它就像一尊活靈活現的大象威武雄壯地站在漓江的水麵上。江麵在這裏很寬闊,清清的水麵如同一麵銀鏡一樣。我們住下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攀登象鼻山。上山的小路蜿蜒曲折,要一步一登高,我很興奮,一點兒也沒叫大人落下。到了山頂,往四外望,心情太好了!整個桂林的景色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我不知從哪來的勁兒,高興地大喊了一聲:我看見你——桂林了!
大人說桂林的岩洞很奇特很開眼,我卻覺得很好看很好玩。參觀蘆笛岩那天,我一直跟著導遊阿姨,一邊看著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石柱、石牆,一邊聽她講那些美好的傳說和故事。岩洞裏麵很大很複雜,奇形怪狀的很有趣,有的像一個大西瓜,有的像一頭獅子,快出洞口時,我問導遊阿姨:“這是獅子嗎?”她馬上回答我:“是啊,這是——雄獅送客!”我心想:雄獅送客,這名字多有意思啊,它叫我有點兒戀戀不舍。
桂林的山水美,楊朔山水就更美了。我們坐了船又上了竹排,就是因為我沒有玩夠,沒有盡興。我們的竹排在水麵上遊動,四周的山峰好像也在移動,就好像在立方體畫裏一樣。青山綠水很安靜,玩了這麼多天了,在竹排上,我躺在媽媽的身旁靜靜地睡著了……
在回程的汽車上,大人們議論起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楊朔山水甲桂林”這句老話,我連想都沒想就咣當插了一句:“我同意這句話!”逗得大家都笑了。
8月9日,我們在廣西北海市的銀灘痛痛快快地遊了一次泳。第二天,小峰哥哥就又拉著我們這六個人返回了海口。
欒健頎
點評:這篇作文還不賴,至少不是很造作。
主題11:廬山
民國篇
廬山的真麵目
廬山這個山,差不多引起了中外許多人的注意和羨慕。
我是生長在廬山的山光山色,好比是我家的東西,一草一木,本來是我幼年時候所看慣的。你們要知道廬山的真麵目,且聽我說來:
廬山在江西星子縣的西北,九江縣的南麵,又叫匡廬山。千峰萬壑,風景很是幽美!山中的泥土,又是滋潤;山中的樹木又很清秀;最可使人快意的,就是山中的氣候,非常和順適中,在夏天避暑,更加相宜,每年中外人們遠道而來的,不知多少。因此可以知道廬山的好處了。
山中最高的山峰,叫做五老峰,林泉幽勝,真是不能把筆墨來描寫得盡的。還有北麵的牯牛嶺,瀑布千尺,飛起萬點的水花,釀成天然的冷氣設備,那更是避暑的人們所十分喜歡的場所。今年天氣炎熱得很,預料到這裏避暑的人們,比以前越發要多出幾倍了。
六年級 張誌高
點評:蘇軾說:“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位小朋友雖然身在廬山中,卻能識得廬山真麵目,蘇軾老先生要是知道了,恐怕會紅臉嘍。
當代篇
廬山遊
人們都說廬山美景甲天下。今年暑假,我有幸欣賞了廬山的山水。
廬山的天氣,就像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在山下還是烈日當空,走到山上轉眼間卻是烏雲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而且廬山的雨說下就下,說停就停,“半山下雨半山晴”的現象也時常見到,這在其他地方十分罕見。由於廬山經常下雨,非常潮濕,因此雲霧繚繞,站在山頂,真有一種登上雲海的感覺,仿佛自己成了神仙,飄飄來到這世外桃源,真是心曠神怡。從山頂眺望遠處,除了鬱鬱蔥蔥的綠樹和一望無際的雲霧之外,什麼都看不見。隨著“棉花”的飄動,眼前的景色若隱若現,好像在跟我們玩捉迷藏,異常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