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市,人民體育館,場外之上
此時,看台上的觀眾各各都抻著脖子,瞪著眼,聚精會神的觀看著某處場外上的拚鬥,各人心情都被調動起來。
還有些人,手裏攥著剛下的籌碼,手心突突的冒汗,隱隱的已經快要打濕了那票據。
場外上,拚鬥中的二人,顯然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由剛才的大俗家弟子主攻,變為辰楓主攻。
“嘭!”隨著辰楓的這一記直拳揮出,那大俗家弟子愣愣的毫無征兆的向後仰倒而去,一個翻滾之後,就跌落在地上。
場麵一時間,震驚了所有人,雖說能來參加搏擊比賽的,肯定不會是普通人,應該也有幾把刷子。
不過像辰楓這般能夠一拳之下就將身重如牛的大俗家弟子給打的倒飛出去的,也未免有點駭人,更別說那大俗家弟子可還是有真功夫在身的人了。
卻說那倒地的大俗家弟子,兩眼無神,頭暈目眩的,躺在地上,仰望著天空,似乎都有點不能置信的感覺。
“怎麼會…這麼強,我…輸了嗎…不…我得起來…”
在經過幾次艱難的翻身後,大俗家弟子終於放棄了再戰的念頭,默默的看著那個麵無表情的年輕人,眼裏透出了一股畏懼。
剛才那一擊,並非大俗家弟子躲不開,怎麼說他也是在道上摸爬滾打也這許多年的,身體的反應速度也是能夠拿得出手的。
不過大俗家弟子正準備要躲閃開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注意到,那辰楓揮來的一拳之上,竟然帶著一股強大的氣勁。
“天然罡氣!”
從他多年跑江湖的經驗來看,這明顯是隻有練到內家功法才能施展的氣勁,和他自己這種外加功法完全不是一個境界。
在早年間,大俗家弟子乃是師承一位少林俗家高手門下,他師傅在他剛習武的時候,就曾經告誡過他。
武道界共分為四個層次:外家功法,內家功法,內外合一,天人合一。
外家功法指的是,所有的武術套路和依靠身體四肢等有形之物,而施展的各種衍生攻擊和防禦手段。
現在社會,大多數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修煉外功所需要的基礎條件,大多可以滿足,所以外功在世俗界最為常見,修習的人也最多。
內家功法指的是,所有依靠虛幻,無形之物或身體內,經脈丹田等等修煉出的無形氣勁,修煉至高深處可以將氣勁外放至身體有限範圍內。
這部分的修煉因為主要是依靠不斷的冥想,打坐,參悟,而且還需要配合如水的心境,才能稍窺門徑。
而隨著現代社會,人事物諸多因素的幹擾,想要找一處淨土參悟或者單純依靠自身調整至適合的心境,也變的越來越艱難了。
如果是已經憑借外功功法占據一隅,又或者家族富有,衣食無憂,那又會有幾人去做那修習內功功法的苦行僧呢。
故而,從古至今,隻見外家功法越來越興旺,而內家功法卻越來越凋零,就是這個道理。
大俗家弟子如果不是自甘墮落,整日沉迷於酒色財氣,沒準也能摸到內家功法的門檻。
“竟然是內家功法,不過看這小子的樣子,好像隻是內功入門而已,並且外功的熟練程度遠遠不如自己。”
“不過,竟然單憑入門的內功就將我傷到如此地步,看來這內功果然不是蓋的,也罷,看來我的確是有點老了,沒了鬥誌,我還要去多多修煉才行。”
想到此處,大俗家弟子艱難的翻過身,示意評委,他認輸了,隨後一眾早就等在場邊的醫護人員小跑了上來。
各種醫療器械一股腦的都給他用上了,什麼氧氣瓶,心電監護儀,血氧飽和度,緊急電刺激,隻要是能想到的,都算是全麵了。
躺在擔架上,大俗家弟子,眉頭舒展開了,對著對麵的辰楓緩緩說道。
“小子,你很不錯,小小年紀就具有這等內功實力,如果在配合外功套路,相信這偌大的北港市,也找不到幾人能是你的對手了。”
“咳,咳,我就不多說了,那串金玉髓就當我送你的見麵禮,哈哈,咳,咳,將來等我也練到內勁功法的時候,在來找你切磋吧。哈哈”
“大師,您別說話了,要注意身體,來快準備三號強心針!”
守在擔架旁的一名大夫,出於職業習慣,著急的說道。
隨後在眾人的一陣慌亂中,大俗家弟子坐上了120救護車,呼嘯的被送往醫院搶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