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莊嚴的教廷(2 / 2)

每一個人要加入審判者,或者每一個審判者士兵想升遷,都必須經過密倫教嚴格的背景、政治考核,即便你通過了審判者的一係列考驗,如果過不了密倫教神父們的考核,到最後還是一場空。

就更別提在教廷外圍長期駐守的紅衣衛兵,他們敬重神父之餘,更多的是畏懼。

密倫教分教廷,位於阿爾瑞肯的最北端,建於一塊被鏟平的地下山脈之上,麵積約在1平方公裏左右,較人類曾經的天主教權力中心梵蒂岡稍大一點點,但要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分教廷罷了。

密倫教在地下世界的真正權力中心,主教廷位於密倫世界最北地區瑞納。

教廷半徑五公裏的地帶為禁區,隻有審判者或教廷的專用車輛方可在其中通行。

密倫教的沿襲地麵舊年代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手法,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自教廷半徑三公裏範圍內,已隨處可見這種風格的鐵製通花圍欄,和那一座座聳立在其中的宏偉教堂,乃至那屬於神父居住的房子。

其中毫不掩飾的彰顯著密倫教在這個世界的威嚴和高高在上之感,比起舊時代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密倫教在這個世界的發展可謂達到了在人類社會的巔峰!這裏的複古情懷令她與外麵的阿爾瑞肯現代街區,儼然就是兩個世界,就更別提貧民區了。

在經過之後的三個關卡後,車輛緩慢的駛進一個廣場之內,來往之人都以紅色或白色長袍加身,表示著他們在教廷所屬的類別。偶有一些來自富人區的遊客在其中慢慢遊走,流連於身邊的宏偉建築。

凱恩神父下車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廣場,一個仿製的舊時代,能容納50萬人朝聖的聖彼得廣場。廣場呈橢圓形,地麵以黑色方磚鋪砌,廣場中央是一根從岩石中開采而來的方尖石碑,高25.5米,重320噸。石碑頂部刻有一群銅獅,並在其中鑲嵌著一隻欲振翅高飛的雄鷹。

廣場周圍共有4列,284根圓柱,每個柱子高18米,需三四個人才能合抱,在圓柱之上是栩栩如生的140個聖人像。圓柱在廣場兩側分別形成了兩個走廊,點綴著這個廣場,顯得更加恢宏雄偉。

她的宏大、她的華麗與令人產生肅然起敬的威嚴感,筆墨難以完全形容。

凱恩的麵前的石階之上,就是教廷的所在,然而除了那些長期排列整齊守衛在教廷前的紅衣士兵外,還有一個人似乎已等候他多時了。

壯年男子頭頂如鏡子般光滑,下巴留著濃密的胡須,隻能從密集的白胡須之間,依稀可見他那緊閉的嘴。大鼻子極協調的置在他本就大的驚人的國字臉上,顯得非常大氣。

他身穿大方得體的華麗黑色西服,並在肩上披上一個紅色披風,以示他對教廷的尊重。紅衣在密倫教代表著上帝忠實的仆人,最勇敢的衛道者。而這人,正是南區審判者的首領 —— 羅德裏克。

一個對密倫教深信不疑,且由現任南區教皇安祿五世扶植上位的審判者領袖。

凱恩看到羅德裏克,笑著迎了上去,羅德裏克也不失禮數的伸出雙手扶著年邁的凱恩。兩人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邊談邊徑直走入教廷。

教廷的外部裝修雖是以哥德式風格的古建築,內部也滿布人類文藝複興時期的壁畫和人物雕塑,顯得莊嚴而肅穆,但在部分別人不容易看到的內部,還是以現代化裝修為主。

有審判者首領的陪同,凱恩很快通過教廷內的重重關卡,到達了教皇安祿五世所在的地方,一個可以俯視整個阿爾瑞肯中心區的塔樓。

雕刻著華麗圖案的仿製紅色地毯,從電梯口,在二十四條分左右兩列頂著穹頂的圓柱之間,一直鋪到塔樓的盡頭,安祿五世的寶座前。九十歲高齡的安祿五世,歲月的痕跡已皺紋的形式爬滿了他露出紅色華麗長袍的皮膚。

在風燭殘年的他並沒有冒險離開他的寶座。而是靜靜的聆聽著凱恩口中所說的要事。許久過後,安祿五世並沒有留凱恩片刻,隻是微微點頭以示清楚他所述內容後,便支走了凱恩。

偌大的塔樓裏隻剩下安祿五世和羅德裏克。

“你信嗎?羅德裏克。”安祿五世以一把中年人渾厚的聲音問道。他一個九十歲高齡的年邁老人,聲音卻是如此令人意外的清晰有力。

可汗能否在麥克的手中逃脫?

安祿五世平淡的反應為凱恩口中的真相,不僅蒙上一陣朦朧薄霧,他將如何看待這個看似並沒有太多證據的真相?

老態龍鍾的安祿五世又怎會有如此清晰有力的說話聲?

謎團越來越深,故事發展越加勾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