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有友誼,辦公室裏也會有朋友。但是這份友情並不是完美無瑕,堅固無比的。尤其是異性的友誼,往往會摻雜進其他的因素,如感情、曖昧等等。因此,不能過於相信職場的友誼,尤其是來自異性的。
職場男女友誼步履維艱
有一個統計,說常年坐辦公室的人和同事相處交流的時間,比和家人交流的時間長。細想想還真是這樣,即使你不加班,一天也有8個小時和一班同事在一起而且還是每天人最清醒的那8個小時。
都說同事關係難處,同性同事個個高喊“辦公室不談友誼”,可有不少異性同事成為朋友的,也許是印證了那句“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完成“艱難”工作任務之後,男同事偶然會請教“女人為什麼經常小心眼”,而女同事有時也會傾訴“昨天和男朋友吵架了”。
男女同事的正常友誼可以緩減辦公室的緊張壓力,可職場男女友誼似乎是一個雷區,很容易被誤解成是辦公室戀情,更嚴重一點甚至會被扣上“婚外情”的惡名。於是他的老婆或女友(她的老公或男友)多數要放心不下,天天地追著“嚴加拷問”。
一項調查顯示,近13%的人認為工作場所是個容易滋生異性友誼的地方,約40%的成年男女約會過同事。但這些實踐者卻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72%的人警告:不要與自己的老板約會;70%的人提醒:不要答應同事的約會要求;69%的人坦言:與同事約會是在“玩火”。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配偶的猜疑和幹涉以及周圍人群的有色眼光,讓原本純潔的辦公室異性友誼變得尷尬。為什麼不允許男女同事間正常友誼的存在呢?古人說:“男女授受不親”。在性別差異日漸模糊的今天,這句古訓是否有點迂腐了呢?
不僅朋友當不成,同事也當不成
王曉一直渴望成為一名記者,夢想實現了一半,大專畢業後她成為一家娛樂雜誌的主任助理。主任編輯西蒙是個30出頭的已婚男人,年輕,在用人上不計較年齡,勤奮、好學、有才幹的人是受到提拔的首選。
王曉很喜歡這份工作,常常很努力地加班,老板走了、同事走了,她仍然在查資料,想一個更出挑的選題。西蒙很少會誇她,但工作出色的時候還是不吝讚許的。一個好的選題會有額外的獎金,他也會在眾多同事麵前表揚她,雖然王曉的學曆在辦公室的新同事裏不算高。因為共同的事業追求,他們有時候也會約著出去聊聊天。
每個辦公室都少不了流言,這裏也一樣,本來娛樂記者與“八卦”之間就似乎一直劃著等號。
聽到風聲的西蒙太太一天居然來了辦公室,王曉正在和西蒙討論最新的一個選題,出於禮貌,她對西蒙說了一句:“我們過會討論吧。”西蒙的太太居然冷笑著說:你們倆到底誰是領導啊?西蒙終於沒能忍住脾氣,在辦公室朝他太太發了通火把她哭哭啼啼地氣走了。
王曉第一次提前下班,6點鍾不到走出辦公室的感覺有點陌生。她不想回到自己孤零零的小屋。拿出手機,通訊錄裏的號碼全都讓她覺得陌生,唯一熟悉的就是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