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是一個人與人打交道的社會,是一個交際的社會。
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和交際關係,可以大大提高人們在商界談判成功的幾率,而一個人要想在商界有所建樹,就一定要懂得交際的心理學。熟識交際心理知識,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必要基礎,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成功率達到85%左右,大多人都能看到交際心理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作用。盡管是這樣,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還是不能很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有人認為,拍拍馬屁、送送小禮會更好的促進人際關係,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開放自己的性格,懂得欣賞他人和尊重他人。
人際交際中的心理原則
我們為什麼要交際,交際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樣的好處?
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有兩種形式,廣義和狹義。廣義的人際關係比較全麵,它包含了社會中所有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涉及了政治關係、經濟關係、心理關係和法律關係等等。而狹義的人際關係相對來說範圍有些局麵性,它指的是人們交際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關係,包含了物質交際和精神交際。
交際的人際關係由來已久,它的涉及麵相當寬泛,他的存在反映社會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表現在個人或者群體滿足自身要求的社會需求。要想在交際關係中運籌帷幄,光有空理論還不足於有把握,下麵我們詳細談談人際關係中的微妙變化。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際交往中最根本的一條原則。
典型案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在他14歲的時候就小有名氣,被當地官員稱作“神童”並極力向推薦,他可以憑借現在的機會破格不用科考而直接任職,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後來在參加考試的時候,考試題目是他熟知的內容,再加上他過人的智慧,又有名師指點,他很輕鬆的通過考試,受到了皇上賞識。此時的晏殊沒有驕傲自滿,反而把情況如實報於皇上,並要求皇上在複試時另出題目,現場對他進行考試。此番更令皇上大臣們對他起敬,一段商議後,他們便出了一道很有難度的題目給晏殊,令他當場做出文章,晏殊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下筆如行雲流水,文章朗朗上口,贏得大家的一直好評。
酷愛學習的晏殊,在當官以後,依然保持讀書的好習慣,每天公事辦完以後,就回到自己的書房讀書寫字。晏殊這種精神皇上早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就安排晏殊在太子手下為官,皇上就在眾人麵前誇獎晏殊,讓大家都向晏殊學習,晏殊在謝皇上的時候卻說:“其實我並不是不想像其他人一樣去飲酒作樂,而是我家境貧寒,不允許我這樣,真是有愧於皇上的讚許。”他這種有才有學問而且又誠實的精神感染了大家,幾年後他就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現在全世界都在講人權,全世界都在講平等,我們走到哪裏都要講究平等原則。平等體現在物質和精神上,他要求人們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樣才能在人際關係中同樣得到別人的尊敬。
李姐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每天都是做公交車去上班。一天她照常上班,上車後車上的座位基本滿了,隻留下一個黃座,於是就做了下來,過了一站,上來一個帶孩子的孕婦,李姐趕忙起來讓座,自己站到了一邊。一路上這個孕婦很感謝李姐,孕婦的孩子倒是用一種很奇怪的眼光看著李姐,突然這個小孩子說:“媽媽這位阿姨好胖啊”。孩子的一句話引來了無數人的眼光,這時候李姐覺得心裏真不是個滋味。
這個孕婦看到自己的孩子無意中傷了別人的自尊心,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就把自己的孩子叫過來說:“孩子啊,你不是很喜歡新衣服嗎?”孩子說點點頭。
“那你都喜歡什麼樣的新衣服呢?”
“什麼樣的都喜歡。”
“那你給媽媽說新衣服都有什麼樣的呢?”
“媽媽,衣服有好多樣式呢,有各種顏色的、還有各種款式的。”
“是啊,衣服也有各種顏色和款式,就像人一樣,有高低胖瘦,隻要是心地善良,你是不是也一樣會喜歡啊!”
“是啊媽媽,就像這位阿姨一樣,我也喜歡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