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吉斯通橋梁公司總是滿意的源泉。幾乎美國所有修建鐵橋的公司都失敗了。他們所建設的許多鐵橋倒塌了,因此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災難。有些橋梁在強風的壓力下,被吹垮了。但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吉斯通橋梁上麵,盡管我們有些橋梁也建立在風勢並不和緩的地區,這絕不隻是出於運氣。我們用的是最好的、足夠的材料來修建橋梁。開始的時候,我們使用自己的鐵,後來又用自己的鋼材。是否能夠建造出安全的結構,我們是自己最為嚴格的檢測員。如果有人要我們建造那種不夠堅固的或者說設計不太科學的橋梁,我們會毅然拒絕。隻有那些值得為之蓋上“吉斯通”印記的工程,我們才會準備與之簽署協議(美國還有幾個州沒有我們的橋梁)。我們為我們所建的橋感到驕傲,就像卡萊爾為於他父親建的那座橋感到驕傲一樣。這位偉大的兒子說得很對:“這是一座城市的橋。”

這條原則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在你的工作得到認可之前,幾年的艱苦工作是必要的;但在此後,便可一帆風順。不應該拒絕和抵製那些質量檢測員,相反,他們應該得到所有公司的歡迎。高標準是很容易保持的。我從未聽說過有哪個公司企業不是通過出色、誠實的工作而取得顯著成功的。即便是在今天這樣競爭激烈的日子裏,每一件事情看起來都是價格問題,事實上,探究商業取得成功的根源,質量依然是很重要的因素。對質量的關注,公司裏的每一個人,從最高層的總裁到最卑下的體力勞動工人,都不應該忽視。同樣地,車間的衛生、良好的工場工具和周圍的環境,事實上都要比我們通常假設的要重要。

我很高興聽到一句評論,那是一位傑出的銀行家說的,他在參加一個在匹茲堡舉辦的會議期間--他是幾百名代表中的一員,他參觀了埃德加·湯姆遜公司,看了我們的產品,然後,他對我們的經理說:

“這些東西看起來好像是屬於同一個人的。”

他的食指直接指向了我獲得成功的秘密之一。它們確實是屬以某一個人,一位很重要的製作業主曾經無比驕傲地跟我說過,當地為質量檢測員出現在他們當中時,就被他們的工人趕跑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質檢員來過。這聽起來像是洋洋得意地賀詞,可我暗暗地對自己說:“這家公司肯定在競爭中站不住腳,當嚴峻的時刻來臨時,他將麵臨失敗。”後來的結果證實了我的判斷。一家企業的一發展的可靠的基礎是質量,成本遠遠不如它重要。

有好幾年,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吉斯通橋梁公司的日常事務上。當需要簽署重要的協議時,我都會親自參與談判、競標。1868年,我和工程師沃爾特·凱特一起去愛荷華州的迪比克,為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大的一座鐵路橋競標,當時河麵被封凍住了,我們坐著四匹馬拉的雪橇過了河。

這一趟證明了成功源於細節的絕對正確性。那一次,我們並不是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芝加哥的一家橋梁建設公司,當時招標董事會已經決定要和他們簽署協議。我四處找機會,並和幾位董事談了談。發現他們對鑄鐵和熟鐵的區別一無所知。我們總是用熟鐵來建造橋梁上的橫木,而我們的競爭對手用的卻是鑄鐵。我們就在這一點上做文章,我描繪出輪船撞到不同材料時候的情形,如果橫木是熟鐵,發生碰撞時,它最多隻會彎曲。而如果是鑄鐵的話,橫木會斷裂,然後導致整座大橋得倒塌。幸運的是,其中的一位董事,著名的佩裏·史密斯,進一步強化了我的論點的說服力。他對董事會陳述,我所描述的情況千真萬確。前一個晚上,他駕著馬車在黑暗中撞到了街燈柱,恰好那柱子是用鑄鐵造成的,在這一撞擊之下便斷成了好幾截。如果我認為佩裏·史密斯的證明是出於神的幫助,不知道我是否應該受到責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