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靈魂之說(2 / 2)

關於靈魂,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大家都知道這東西很重要。

但是現在主流的佛道兩家對此都有不同得看法。

自佛教傳入我國,至六朝時代,信奉佛教者與批判佛教者之間產生多種歧見,其中,以佛教之輪回報應說為主題所進行之理論探討,稱為神滅不滅論爭,這裏的神魂也是指靈魂。

靈魂經過輪回到底有沒有本質上的變化?

首先,承認佛教輪回報應說者以為,人死後,宿於肉體之靈魂兮神識一不會隨之死滅,而將繼續轉宿於另一肉體;且人經三世,輪回於五道或六道中,必定身受相應於自己所做所為之善惡業報。反之,神滅論者站在我國傳統思想之立場,否認三世、輪回報應、心神不滅之說,而以為人死之後,心神必隨形體散滅。

雖然道家關於這點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是支持佛家的說法的。

人死如燈滅,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但是跟主流的去不這樣認為。

“神不滅”說,是漢朝末年牟融修士所作之理惑論。

後來的修士完善之後又,東晉廬山慧遠修士做了總結。

其所作沙門不敬王者論卷五有‘形盡神不滅’一說,以木與火之關係比喻形體與心神之關係,而謂:心神由一形體輪回入於另一形體,而繼續存在;猶如火之燃燒,燃盡一木再轉燃另一木。

慧遠修士登天之後,他的弟子宗炳,有進一步的做了闡釋。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兩幫人為了這點破事差點沒有把腦漿打出來的……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言論,也都是對靈魂的猜測。

兩邊都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證明對方是錯的,楊明回到過修士活躍的戰國末期。

那個年代的修士們對靈魂的看法又是不一樣的。

在那個年代修士們認為高於肉體而可以單獨存在的某種物質,它是通過修行人修煉而逐漸掌握的可以控製魂魄的物質,它也是人類生命的真正意義與一切jing華。

而現代科學對靈魂的解釋看似高大上但是也多隻是猜測而已。

現在認為魂是宇宙運作的一部分。

每一個被造物都具有著靈魂;靈魂是共同的分母——人和其它的天造之物的共同連結,對其餘宇宙的運作有著直接的影響,都能夠擴展它的磁場效應到其它的被造物,影響著它們的位置和存在。

在宇宙中,恒星和行星都具有著磁圈,而人體也遵從相同的物理法則具有著磁圈人體光暈的磁場是人的靈魂的一部分。

該身體不得不在磁圈的掌控之下進行著其組織和子組織的磁場的運作,也包含著思想的運作。身體內部所有磁場互相作用的全部效應,創造了身體的斥力場和引力場,導致了它們與宇宙磁場的交互作用

人體各種磁場的全部輸出,就是人的靈魂。人類靈魂的意象,如同遙遠時代的宇宙星光;物理星體可能在數十億年前已經爆炸和毀滅了,在夜晚人們依然能夠觀察到星體閃爍在黑夜之中,意即人類靈魂早就產生了,盡管所依附的肉體早死了,也輪回了不知多少次,但它仍然永恒地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