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古代戰爭(2 / 2)

如果不留間隙,這就不是打仗了,是對撞,誰都舍不得——戰車很值錢的好伐!

那時候沒有無線電沒有信號彈,所以指揮方向的是旗子,指哪兒打哪兒;發布命令的是樂器,擊鼓進兵,鳴鑼收兵。

然後就是車兵打車兵,步兵打步兵。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約定俗成呢?首先是步兵不願意打車兵,就好比現在的步兵不願意跟坦克裝甲車對幹一樣,明顯幹不過;其次是車兵也不願意打步兵,因為我打你的步兵你打我的步兵,到最後步兵死完了還是車兵打車兵,白白消耗兵力而已。

當然,一旦戰車被幹翻了,那就另當別論,步兵衝上來撿軟柿子也不是不可以。

那麼問題來了,這和電視上演的不一樣啊,這個時候不應該時跳出一個熊腰虎背,眉清目秀的哪吒,啊呸!是將軍,大喊某家XXX再此誰敢一戰!

當然相信了這個就是SB中戰鬥機。

要是真的有武將這麼做,分分鍾就被集火教做人。

打仗的時候,首席指揮官是不用上戰場的,他的作用就是站在一杆特別的大旗子下麵,麾或者纛,除了判斷戰場形勢之外,目的隻有一個:“兄弟們,哥哥我在這裏,哥哥沒跑,哥哥始終跟你們在一起!當然,誰特麼怕死,哥哥也看在眼裏哦!”

仗打到這個地步完全就沒有將軍啥事了,隻能坐等著戰爭結束,要麼自己車翻對方,要麼被對方車翻。

一旦某一方打輸了,那肯定就是跑,跑到戰車去不了的地方就丟下戰車跑。一般這種情況,贏家都不會繼續追下去,戰車衝過去堵住逃跑的路,步兵負責抓俘虜和搶戰利品。

一場戰鬥就這麼圓滿地結束了,然後大家回到談判桌上,該賠錢賠錢,該割地割地。

商周時期的戰爭基本上就是這麼大的,沒有什麼亂七八招的幺蛾子。

一直到了戰國時代末期,一個人和一本書橫空出世,這才徹底改變了戰爭形態。

孫子,你怕不怕?

孫子兵法,你怕不怕?

三十六計你怕不怕!?

一個用間計都有,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就問你怕不怕?

為啥很多的古代人都吧孫子兵法書當做神器?

因為這本書徹底地改變了戰爭形態。

讓戰爭變的多隻多彩,不再是單純力量之間的較量,而是力量,智慧,還有國力的總體較量。

《孫子兵法》,正兒八經地把打仗變成了一門藝術。

從訓練到戰備到兵種到調配到陣地到戰法到謀略,孫武基本上都設計好了,跟現代作戰的基本思路已經差不了太多,也更不會出現主將單挑的情況了。

而楊明現在要麵對的就是熟讀孫子兵法的趙括,特別是這個老骷髏沒事就在長平自己跟自己耍著玩,天知道把指揮學點到多少級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