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識自我本質(2 / 2)

(二)勇於承擔責任

人活在世上,就要懂得責任的重要性。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別人負責。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能夠讓別人感到放心;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能夠懂得時間的寶貴;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能夠給人以足夠的安全感。而敢於負責,就意味著要勇敢地做批評與自我批評,在誘惑麵前敢於說“不”,在利益麵前懂得忍讓,在危險麵前敢於承擔。然而,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個人擁有更寬廣的胸懷和更清醒的頭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天生胸懷博大的,是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我認知的不斷深入,一點點地增加自己的責任感。因此,不能盲目地好高騖遠,要學會腳踏實地,在一點一滴中鍛煉自己,完善自己,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來。

(三)敢於否定自己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學會否定自己。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自負陷入失敗的泥潭,又有多少人因為自負而蒙蔽了雙眼。大凡走上社會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人人都有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說別人的過錯,別人的不是,從來不會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是沒有什麼過錯的,錯都在別人,自己則一定是正確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不是這種盲目的“自信”,而是一種敢於自我否定的精神。如果自己犯錯了,能夠勇敢地承認,並能夠在自我否定中學到正確的東西,就能夠日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美德。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敢於否定自己,是你得到別人肯定的開始。

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提高的過程。每個人都應該敢於自我否定,敢於承擔責任,讓自己不斷地成長。這樣,我們就能夠用包容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對待一切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事。

此外,正確認識自己,還要培養起自己客觀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句話說出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並不簡單,因為這要求一個人理性思維方式的形成和自然、社會知識的累積。解決問題前,要先弄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就是說要搞清楚原因,為什麼?自然事物中的原因,利用自然知識就可以解決。而人和社會中的原因,也許會複雜一些,可以利用社會知識,經驗積累和人的心理學知識予以解決。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學會總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就能夠讓你更加清楚,更加真實地認識和了解自己。同時,還要多學些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知識能夠武裝一個人的頭腦,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此外,還要學會培養自己準確的判斷力。任何事情,不一定是非要等到做了之後才知道結果。當我們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閱曆豐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夠憑著自己的判斷力和預見力,去選擇是否要做一件事情,如果做的話,懂得如何將它做好;如果不做的話,懂得怎麼將它拒絕。

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本質,就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就能夠讓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懂得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懂得如何去做好事,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