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等級表(1 / 2)

————文官官職————【丞相】(相國)

為一國之首宰,為群臣之首。

【太師】太師,號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為“三孤”(太師、太傅、太保)之一,皇帝初即位時,對皇帝進行善導、輔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東漢時,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權力。太尉為三公之首,掌管軍政。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徒】三公之一,掌管民政,與後來丞相的職權範圍相近。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空】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為三公之末,與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禦史大夫】原三公之一,掌監察、執法,後改以司空為三公,禦史大夫省。

【大司馬】此官職為漢武帝初建,因將軍位同九卿,故設大司馬官職與三公同列,以示對武官的尊寵。

【九卿】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位在三公之後,為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禮儀祭祀。下屬官職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樂令等。

【光祿勳(郎中令)】九卿之一,宿衛侍從之官。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仆射等。

【衛尉】九卿之一,掌宮門禁衛。

【太仆】九卿之一,掌車馬。下屬官員有:考工令、車府令、未央廄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類似於後來的刑部尚書。

【大鴻臚】(典客):九卿之一,掌管諸侯和各少數民族事務,相當於外交官員。

【宗正】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務,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擔任。

【大司農】(治粟內史):九卿之一,掌管一國之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職權與後來的戶部尚書相近,後世也以“司農”為戶部尚書的別稱。下屬官員有太倉令、平準令、導官令等。

【少傅】九卿之一,掌管宮中禦用之物。下屬官員有太醫令、太官令、守宮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黃門侍郎、小黃門(宦官)、尚書令、尚書仆射、尚書、禦史中丞、蘭台令史等。

【執金吾】位同九卿,負責宮外戒司,京師治安,防止出現水火之事。下屬官員有武庫令。

【太子太傅】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大長秋】長秋宮是漢朝皇後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長秋其實是皇後所用的官屬的負責人,一般由宦官擔任【中常侍:】高級太監,漢朝末年掀起腥風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職。

【小黃門】中級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