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說書(1 / 2)

聽雨軒中,受到了白靈地仙和汪清一兩人擠兌的蔡曉矯情了一會兒,見白靈地仙兒的臉上開始不大高興,於是見好就收,屁顛兒屁顛兒的去沏茶了,

園子的規矩,頭午不開張,開張到半夜,昨個晚上折騰了一宿,蔡曉確實有些困乏,別看昏迷了一陣子,根本就不解乏,還受地上潮氣影響渾身酸痛,但是耐不住對白靈地仙的事情或許好奇,這才死賴著不走。

白靈地仙兒倒也是和灑脫的妖修,並不在乎蔡曉旁聽,她在乎的,隻有真相!

“這樣吧,我也入鄉隨俗,給你們說一段書如何?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白靈地仙兒指正!”

汪清一微微一笑,走上了聽雨軒台上那三尺講台,安坐在說書先生的位置上。

“花樣還不少,趕快開始吧。”

白靈地仙兒淡淡的說著。

“呦,老哥,說書是個技術活,你到底行不行啊?”

還沒開始,蔡曉就像把汪清一擠兌回來,報剛才的一箭之仇。

汪清一倒也沒有理會他,輕輕的一拍醒木,抑揚頓挫的說道:

“傷情最是晚涼天,憔悴廝人不堪言,吆酒催腸三杯醉,尋香驚夢五更寒,釵頭鳳斜傾有淚,徒迷花寥我無緣,小樓寂寞心與月,也難如鉤也難圓!

今兒給大家夥說一段單口兒,石橋渡,說的是發生在現代社會的一段人妖戀,為什麼叫石橋渡呢,隻因為主人公俏和尚好比那佛祖坐下的阿難尊者,

愛一人,有多愛?甘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隻願能渡那女子一程,

不同的是呢,阿難尊者愛的是人,最後也放下了情願,我這書裏的主人公呢,愛上了一隻妖,一輩子也不曾放下……

好了,閑言少敘,書歸正傳,故事大概發生在八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四幾年的時候,

大家也都知道,一九四二年,還是民國的時候,天氣大旱,顆粒無收,河南的情況最是嚴重,和救災不利有著很大的關係,東北卻也沒好到哪裏去,日子過的艱難,確是因為救災及時而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窮,是底層老百姓的妻子,很多時候窮人家的父母養不起孩子,為了不讓孩子跟著自己餓死,而選擇把孩子送去寺廟,

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畢竟是人啊,也得吃飯啊,

雖然寺廟主持大多慈悲為懷,收留了不少失孤的孩子,但是那個念頭,活下來本身就是很堅強的事情。

初秋,天氣還不算太涼的時候,普度寺的一個青年和尚在清掃大門的時候聽到了微弱的哭聲,

放眼望去,大門後竟然有一個小小的繈褓,裏麵的孩子哭的厲害,大概是餓的久了,連哭聲都變得無力起來。

青年和尚趕忙抱起來繈褓,去尋找當時的普度寺主持方丈。

方丈略通岐黃之術,看著麵色發黃的嬰兒,無奈的搖了搖頭。

孩子很健康,想就孩子也不難,那就是餓的,奶一口就會好,可是偌大一個和尚廟,上哪裏去尋奶水呢?

方丈自知無能為力,隻能聽之任之了。

看著弱小的嬰兒,青年和尚不忍心就看著這孩子就這麼去了,於是抱著孩子挨家挨戶的尋找孕婦,希望能夠讓好心人救救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