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一坐直了身體,放大黑去玩了,看到了一邊坐著的中年男子,頷首微笑,
中年男子也禮貌地笑了笑,仿佛很期待汪清一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三十多年前,時代遠沒有現在這麼先進,村落中還是錯落有致的土胚房,
你們師爺帶著我從北京遊學到了吉林,來到了蛟河市的鄉鎮,現在的黑木耳之鄉,黃鬆甸鎮,那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東北地區,覺著一切都新鮮。
我們在借宿的時候,宿主家鬧了這麼一出事兒……”
一九九幾年的時候,受農業文化的影響,農家人熱情而又淳樸,接待外鄉人是大部分人都願意做的事情,不僅不會覺得麻煩,還會款待一番。
和現在的商業文化不同,那個時候是另一種氛圍,天機老人帶著汪清一住進了一個老鄉家裏麵,老鄉熱情的招呼了天機老人師徒二人。
在農家的大土炕上,天機老人和老鄉們推杯換盞,講著一路上的見聞,好不快哉。
傍晚時分,主家當家的老丈人帶著豆油來看看女婿和女兒,當家招呼著老丈人一起吃飯,就更熱鬧了。
天機老人興致很高,說了很多奇聞怪談,酒過三巡,也是微醺。
話說夜裏九十點鍾,當家的老丈人準備回家了,女兒是擔心老父親,希望老父親能在家住一宿。
當家老丈人想了想還是決定回家,不放心自家老太婆自己在家,執拗著要回家,
當家準備送自己的老丈人,卻被老丈人批評了,老頭也是熱情,非要自己的女兒女婿好好招待天機老人,陪好客人,自己老當益壯,走夜路完全沒問題。
就這麼固執的一個人離開了。
其實大家也真沒放在心上,畢竟農家人沒那麼多講究,皮實得很,當家老丈人也就六十多,身體還挺棒,所以也就由著老人家了。
這一晚上天機老人和當家的喝的十分痛快,兩人都喝醉了,女主人哄著當時還年幼的兒子和汪清一在熱炕頭睡了一宿。
那一次汪清一有中的感覺到,東北老鄉,真好。
可是任誰也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出事兒了!
第二天清晨,五六點鍾,天剛微微亮,這一家人還沒起來呢,就聽到急促的敲門聲。
女主人穿好了衣服,趕忙去開門,這一開門就看到了自己滿頭大汗的母親。
“嗨,媽,咋個了,這麼早嘞?”
女主人睡眼朦朧的問著。
“你老爹昨個給你們送豆油,哎呦,一宿都沒回來,是不是住你家了,這個老頭子真是不省心。
俺是來給他送藥的,他這個藥啊,必須得飯前吃,飯後吃就不管用了!”
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手裏攥著藥片,笑著說道。
聽到自己母親這麼說,可把女主人嚇壞了,驚呼出聲:
“俺老爹昨個就回家了!啥!他一宿都沒回家!”
因為太過緊張,聲音特別的大,把屋子裏麵的人都驚醒了,清晨老婦人的到來讓他們意識到!老頭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