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世(1 / 2)

西漢末年,君上昏憒,臣下不臣,朝綱不出於廟堂,豪傑並起在江湖,漢高祖劉邦一手打造的漢室江山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滇南某處原始森林,莽莽蒼蒼,墨綠如海,深闊百裏方圓,難覓人跡。

兀地,林中響起一片樹枝折斷和四蹄蹬地的聲音,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不大一會兒,一隻麋鹿撕裂了由高樹和矮喬構織的幕布,從滿目濃綠中跳縱而出。緊隨其後現身的,是三隻鍥而不舍的餓狼。麋鹿慌不擇路,四蹄蹬地,躍過了一道竹子紮成的籬笆。惡狼追至近前,突地停了下來,齊齊仰頭,扇動鼻翼。狼族天生嗅覺靈敏,嗅到的危險氣息暫時抑製了它們對食物的渴望。三隻狼心有不甘,沿籬笆牆迅速分散開來,呈猗角之勢將這片籬笆圍成的圈子包圍了起來。

一座孤零零的蓬木屋,映上了麋鹿驚恐的瞳仁。麋鹿對這從未見過的東西充滿好奇,小心翼翼地一點點靠近。在距離一丈之遙時,鼻翼中飄入一縷屬於人類的氣味,這種氣味讓麋鹿從中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

這隻麋鹿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嗅到這種氣味時,自己的母親死了,連屍身都沒了;第二次嗅到時,自己的伴侶死了,同樣的屍體蹤跡全無。

麋鹿再也不敢停頓,全然不顧在外環伺的惡狼,朝前一個跳躍,越過了籬笆,消失在一片濃綠之中。三隻惡狼伸著腥紅的舌頭,銜尾而追,於是墨綠的幕布上,劃過三條細細的紅色弧線,美麗而詭異。

麋鹿堪堪躍出籬笆牆時,眼角餘光掃到蓬屋前,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那是十二歲的仇九,正在舉石鎖,口中猶自計數:

“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咚”的一聲,仇九把石鎖摜在地上,長舒一口氣,甩手擦了擦滿臉汗水。一縷濕漉漉的頭發被仇九抹向發際,露出了寬闊光潔、貴氣十足的額頭。額頭下兩道劍眉由於疲憊而微微皺起,眼睛卻依然清晰幹淨,炯炯有神。

打小在深山長大的孩子,一般五官模糊,線條粗獷,稍顯愚鈍憨直。這種特征在仇九的臉上,一點也尋不到。雖然稚氣未脫,卻是鼻如懸膽,眉若遠山,目似朗星,俊美剛毅。隻有臉上的肌膚,一如雲南本地特點,略微有些發黑。

每天舉石鎖五十次,這是父親給自己布置的任務。無論父親在不在身邊,仇九執行起來,從來都是不折不扣,包括其它的識文斷字,刀槍器械、排兵布陣等功課。

仇九打小與父親相依為命,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深山老林。對仇九來說,爹爹就是天,就是神,就是一切的一切。爹爹的嚴厲教誨,爹爹的苛刻要求,爹爹所說的,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為自己好。

爹爹說:山外的世界處處凶險,不學得一身本事難以立足。

爹爹說:這個世道,壞人很多,好人很苦。男子漢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是要鋤強扶弱。如果沒有一身好本事,縱然有心,最終也隻能做螻蟻,做莽夫,做懦夫,做不了須眉大丈夫。

爹爹還說:男人有保護的天職,護國護家護自己,護親人護朋友護弱小,護良善護正義護真理。若沒有一身好本事,如何盡天職?

爹爹又說:男人有責任,要擔當……。

仇九很懂事,爹爹說的,都記在心裏,所以從來也不曾偷懶耍滑。

每次父親外出,當太陽擦在樹梢頭上,仇九都會全神貫注,豎起耳朵,仔細傾聽林間小道上的動靜。久而久之,那條小道上哪裏有隻愛唱歌的蟋蟀,哪裏又藏著一窩喜歡吱哇亂叫的老鼠,仇九都一清二楚。因為,每當這個時候,外出打獵的父親就會準時滿載而歸,人未至,聲已聞:“九兒,快來瞧瞧,看爹爹帶回甚好吃的來了?”聽到父親爽朗的聲音,仇九就會像離弦箭一般,“嗖嗖”幾個鹿跳就躥到了父親麵前,扒扒前麵,翻翻後麵,語氣歡快:“呀,梅花鹿!哇,兔子!啊,野雞!”仇九最後照例還要察看一下父親的手心,每當發現是空無一物時,不免會稍顯失望。而父親的掌心就會變戲法似的出現一枚鳥蛋,或幾顆山果,或別的新奇玩意兒。故意舉得高高的,逗弄仇九跳著腳使勁夠也夠不著,然後看著兒子漲紅的小臉,哈哈大笑。

這是仇九最開心的時候。

等得心焦,仇九決定加練。一套家傳的劍法隻施展了半套,肚子就不爭氣地“咕咕”叫起來。

仇九索性停止了練劍,站在院中側耳細聽,又滿腹狐疑地抬頭看著進出蓬屋的小路。黃昏的落日低過了樹梢,黑暗漸漸籠罩了仇九,卻依然見不到父親的一點影子。這個很不正常,仇九不免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