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鷹崖探秘(1 / 2)

看得出來,餘江父子是把這裏當成了第二個家,經過多年陸陸續續的建設,條件已經相當好了。一溜五間的窩棚,不過說是窩棚,卻有一人半高,讓生活在裏麵的人一點也感覺不到壓抑。

餘童介紹道:“這五間窩棚,二間臥房,二間儲物,還有一間專門用來做飯。”

幾個人一商量,幹脆把二個儲物間騰出來,用做臥房,這樣每個人都有了睡覺的地方。裏麵的東西就堆到外麵,反正在凹洞裏雨水也淋不著,倒也不怕損壞。被褥原本就有,來的時候又帶過來幾條。至於床,隻有兩張,歸了茵兒和鍾爺爺,仇九和餘童在地上鋪了層厚厚的枯草,打地了地鋪。在茵兒的提議下,這處宿營地被命名為洞天福地。

“九哥哥是洞天福地的洞主,我是副洞主。”茵兒宣布。

“那我呢?”餘童臉上盡是不忿。

對於這種公然的,赤裸裸的鳩占鵲巢的行為,餘童的無奈要多過憤怒。唉!都是為了這張嘴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哇,誰讓人家茵兒燒得一手好菜呢?忍得一時氣,掙得一世飽,委屈到死也要做個撐死鬼,更何況,有多少人是受委屈死的?倒是活活餓死的人不少。

“你嘛,本副洞主任命你為,洞天福地的護衛隊隊長。”

餘童腹誹不已,還隊長?直接說我是看家護院的不就結了,就我一個人,當誰的隊長?嘴上卻答應的很痛快:“謝副洞主提撥!”居然還行了個軍禮。仇九看得目瞪口呆,這家夥,為了口吃的,還真是能忍。

畢竟還是少年心性,對什麼都新鮮,對什麼都好奇,三個孩子哪有一點像是來避難的,說是度假更合適。三天後,仇九端起了大哥的架子,督促餘童和茵兒每天必須練功達到四個時辰。

餘童修煉的是祖傳的《餘家錘》,兩把重愈五十斤的銅錘,竟然使得潑風一般,隻見錘影不見人。除此之外,也在仇九和茵兒的口口相授下,開始修煉《天山淬體功》、《華山凝氣功》和《飄渺功》。

茵兒則繼續鞏固在鎖龍穀所學,武學、醫術兼修。

仇九則沉浸在楊笑天所傳的《天龍劍譜》中。

驅虎逐狼深難測,螻蟻低伏出奇兵。

鬆際風濤猶不住,清澗已然出重山。

從鎖龍穀逃出來,一路之上,仇九從未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每天總要抽出時間修煉《天龍劍譜》,如今《物篇》前四式,揮灑出來已是爐火純青,風升水起,頗有一番氣勢,引得一旁練功的餘童時常走神,時不時的叫聲好!

但第五式“弄花舞影暗香氤”,仇九始終不得要領。說不得要領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應該是心中有招,手上無式。字麵理解不難,畫像上一招一式、行經運氣的法門也標注的很清楚,但就是使不出來。那繁複的劍式,直如蝶飛蜂狂,似乎根本不是人力所能為。那運氣行經的線路,或正或逆,直至根本無路可走。

仇九把《天山劍譜》放置一旁,不再執著。轉而開始修煉氣功、輕功、淬體功,間或練一練箭術。爹爹曾經告誡過他:“修煉最忌急功近利,勉強冒進,容易走火入魔不說,即便勉強成功,卻不免導致根基不穩。”就種道理,就好比修房蓋屋,那是要一塊磚一塊磚壘砌的,少一塊也不行。若砌成花格狀,速度是會很快,但基礎不牢,終究避免不了屋倒人亡的悲劇。

山中光陰速,人間日月長,轉眼已是一個月多月過去了,這段時間以來,幾個孩子時不時就會來一次探險,不過那些地方大都是餘童跟著爹爹打獵時去過的,所以鍾萬手也不是太擔心,並沒攔著,每次照例叮囑一番注意安全之類的話而已。

這一日,三個孩子決定來一次遠足,探探鷹崖。鷹崖,為一道高不見頂的崖壁,因鷹雕喜歡在其上棲息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其高險,隻有雄鷹才能上得去而得名。

崖壁位於東南方向,其下溝壑縱橫,深不見底,常年不見陽光,陰暗潮濕,是各種爬蟲類生物最喜歡的生存環境。崖壁上的瀟瀟落木和不小心跌落的小動物在崖底積了一層厚厚的,營養豐富的腐植層,為這些爬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因而這裏的爬蟲體形甚大,可長至正常的幾倍甚至十倍以上。

經餘童一路講解,仇九終於明白龍王山的怪異傳說的由來。歸納下來,不外二條。其一,曾經有人看到翼展足有三丈,貌似巨鷹的猛禽。從鷹崖上俯衝而下,沒入某一道溝壑之中,約半盞茶的功夫後,又叼著一頭身長達四五尺的肉滾滾的蟲子,卷起一陣狂風,疾掠而去,飛上崖頂不見了。那人當時就嚇得癱倒在地,好半天才緩過神來,屁滾尿流地下了山,據說在家中足足將養了半個來月,才恢複元氣。從此,鷹崖方圓十幾裏之內,無人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