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人莫打臉,揭人休揭短,但餘童偏偏擄到了虎須上,惹的龍姓老者怫然不悅,對著餘童喝斥道:“小子你住嘴!老夫有那麼下作嗎?哼!若不是看在你父親餘江的份上,你小子以為,那麼多的人,就你餘家父子能耐最大?可以在鷹崖自由來去?”
龍前輩後來說的所謂“餘家父子自由來去”的話,餘童腦子饒不過圈來,一時聽不明白。仇九卻是恍然大悟,原來關於鷹崖的種種詭異傳說,都是眼前這位龍姓前輩在故布疑陣,目的就是阻嚇世俗人前來打擾自己的清修啊!
見龍前輩麵色不善,茵兒適時道:“師傅,我這餘哥哥性情憨直,說話口無遮攔,你老人家千萬莫要與他一般計較。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徒弟既然會燒菜,那每天為師傅打理做些可口的飯食就完全是應該的。況且師傅吃的好,身體就棒,就有精力好好教導徒弟,所以伺候好師傅那也是做徒兒的福份啊!”
茵兒體貼入微的話讓龍姓老者如沐春風,加之脆生生的嗓聲,讓人聽了心情愉悅。龍前輩的怒氣一掃而空,大聲笑道:“哈哈,還是我這徒兒乖,懂得疼師傅,好好!人常道得一知己足矣,如今看來,收一個好徒弟也可稱做一生無憾!”
至此,龍前輩對收茵兒為徒的五分情願變成了十分。心裏高興,揚脖將木碗中的酒一飲而盡。仇九和餘童也為茵兒得遇名師深感高興,先前的拘謹已然盡去,當下也不客氣,四人推杯換盞,風卷殘雲,不大一會兒便將一桌酒食吃了個幹幹淨淨。
酒足飯飽,龍姓老者意猶未盡,道:“老夫既然答應茵兒指教你們武功,便在此時罷。”指指仇九,“這小子的天龍劍法老夫已經指點過了,不必贅言。茵兒,你和這個姓餘的小子便在這裏練練,讓師傅給你們點評點評。”
指了指餘童,道:“你先來,老夫徒手接你幾招。”
餘童也不廢話,深鞠一躬,掄鍾便上。餘童將兩柄各重愈五十斤的銅錘掄動開,風車般環繞全身,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銅牆。雙腳在舞動的銅錘帶領下,交錯踏進,向龍姓老者靠近。
餘童粗中有細,龍姓老者實力強橫,若不出奇招,絕難討到半點便宜,因此一上來便使出了平生最得意的一招。餘童現在使出的這招,乃是餘家錘法中的一招殺手鐧,名為“卷地旋風”。意即這招使出後,外麵針插不入,水潑不進,自保無虞。但“旋風”所過之地,摧毀一切阻擋之物,遇鬼殺鬼,遇神殺神。
龍姓老者輕輕頷首,順手摘下兩片葉子,靜候急速舞動的錘影近身。說時遲,那時快,隻是刹那間,餘童卷動的錘影距離老者已經不足一尺,但老人渾似不覺,身子不動如山。
“呀!”茵兒在驚呼出口的同時,捂上了眼睛,不忍看到老人血濺當場的恐怖場麵。休說茵兒,即便是餘童,在重愈五十斤的銅錘旋轉的慣性下,也已經收勢不住,嚇得冷汗涔涔而下。
幾乎在茵兒驚呼的同時,老人動了。準確地說,是稍稍動了二下,若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第一個動作:手腕輕輕一抖,手上的兩片葉子勁射而出,正中餘童雙腿的中瀆穴。餘童“撲通”摔倒,兩柄銅錘脫手飛出。一柄衝前,擊向老人麵門,另一柄衝後,飛向在一旁觀戰的仇九和茵兒。
第二個動作:老人身子微微後仰,銅錘貼著麵門一掠而過。幾乎同時,仇九劍鞘一點,銅錘落地。也就是這一點,仇九並沒看到老人第二個動作。
這驚險的一幕,從老人開始動作,到結束,其實就發生在電花石火的瞬間,絕對要比事後三個孩子後怕愣神的時間要短。看到老人沒事,三個孩子都是長出一口氣,茵兒更是手撫胸口,連連輕拍。以老人的身手,其實根本沒必要點倒餘童,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對餘童的出言不遜略懲小誡
龍姓老者表情古井不波,口氣冰冷:“餘家錘法,不過如此,簡直狗屎不如!”
這句評論其實有些偏頗,餘家祖上皆行武出身,這套錘法乃是專為上陣殺敵所創,最宜群戰。餘家錘既出,休說普通士兵,便是普通武者也難以抵敵。聽到老人蔑視自己的祖傳功夫,餘童剛剛升起的對老人的敬佩之情,頓時被心頭騰起的火氣燒的一幹二淨。欲要站起,腿上卻一點勁也使不出來,隻好坐在地上,大臉漲成了紫紅色:“前輩,晚輩縱然不濟,也隻能怪小子學藝不精,緣何要汙辱我餘家祖傳錘法?”